Leptin及其受体与肝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Leptin及其受体与肝病

张愚1屈文东2黄华3

张愚1屈文东2黄华3

(1大理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大理671000)

(2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3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Leptin为肥胖基因(ob)编码产物,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调节能量平衡、摄食行为起重要作用。Leptin受体广泛分布在许多组织。Leptin和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引起关注。更多的证据表明在肝病中包括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Leptin是一促进因子。尽管一些机制仍未阐明,研究证明Leptin在肝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LeptinLeptin受体肝纤维化脂肪肝

1994年,美国Friedman实验室利用定位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地克隆遗传性肥胖小鼠的肥胖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ob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即Leptin。研究表明Leptin是一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以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Leptin及其受体与肝脏疾病研究结果做一简单综述。

1Leptin

1.1Leptin的发现及背景

1994年Zhang等首次发表了利用定位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小鼠的ob基因和人类的同源序列并由基因预见ob蛋白的论文,开创了人类肥胖和能量代谢研究的新领域。Halaas等于1995年应用DNA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中合成ob基因的表达产物,将该蛋白命名为Leptin。

1.2基因结构和功能

Lep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其前体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末端有21个氨基酸残基信号肽,该前体的信号肽在血液中被切掉而成为146氨基酸,分子量为16KD,形成Leptin。Leptin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中较重要的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调节中枢,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2Leptin受体(OB-R)

2.1Leptin受体基因的发现与受体结构

1995年Tartaglia第一个克隆出Leptin受体基因,Leptin受体基因又称为糖尿病基因。人类Leptin受体基因位于1p31,其长度超过70Kb,由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组成,其mRNA全长5.1Kb。OB-R受体属于细胞激肽类Ⅰ型受体,是单一跨膜信号转导复合物。由三个位点组成:根据细胞内位点的不同又把OB-R分为两类:长受体(OB-Rb)和短受体(OB-Ra)。

2.2Leptin受体的分布、功能

OB-Rb是Leptin作用的主要受体。OB-Rb在下丘脑的核团上高度表达,而这些核团具有调节摄食与体重的功能,在一些外周组织如心、肺、淋巴结中也有表达。短受体在多种外周器官中选择性地表达。OB-Ra在体内表达最广泛,但在脉络从、脑血管内膜中表达最高,对Leptin转运入脑脊膜起主要作用。OB-Ra可能作为Leptin的结合蛋白,调节游离的Leptin浓度或作为Leptin转运蛋白。但近年也有研究表明它可能有信息传递功能。

3Leptin与慢性肝炎

Leptin在慢性肝炎中表现异常,但结果报道并不一致。王立军等报道病毒性肝炎患者平均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各型肝炎之间的血清Lep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Leptin水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俞红等经过研究认为CHB和LC患者,不论肝功能异常程度如何,其血清水平均低于正常人,表明低Leptin血清Leptin水平在CHB时主要可能反映了脂肪总量的减少,其原因与肝脏受病毒感染损伤、肝功能异常明显相关。朴云峰等检验17例慢性肝病病人,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另有研究表明血清Leptin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中的肝脂肪变性有关。

4Leptin与脂肪肝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血清Leptin水平均升高,血清Leptin水平、血清C肽水平和年龄均为肝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独立标志,但不是肝脏炎症或纤维化的预示标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有关,而与纤维化无关是一种脂毒性表现,Leptin抵抗可能参与了肝脏脂肪变性形成。

5Leptin与肝纤维化

正常的肝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表达Leptin,Ikejima等在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证实体内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以表达Leptin。说明了Leptin与肝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Honda等研究证明了Leptin可能是肝纤维化的促进因子。

6Leptin与肝硬化

王学洁等研究认为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并与肝功能损伤的程度有关。肝硬化患者的血清Leptin水平随着肝功能的逐渐恶化而升高,肝脏损伤的程度明显影响血清Leptin水平。焦秀娟等研究认为Leptin参与了肝硬化的营养不良,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说明肝硬化患者存在着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赵彩彦等研究证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Leptin与肝纤维化指标和TGFβ1无相关关系,而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Leptin与HA、LN、PCⅢ和TGFβ1均呈正相关。说明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Leptin是导致肝纤维化的始动因子之一。

总之,Leptin及其受体分布的广泛性,提示它具有多功能的作用,在肝病中包括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Leptin是一促进因子。研究Leptin及其受体有助于肝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研究的发展。但目前多数研究还局限于动物实验,对人体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仍缺乏详尽的资料描述,在某些方面研究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尚有待于科研工作者更深入、具体地探讨。

参考文献

[1]朴云峰,丁百静,李玉琴,等.慢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1):25.

[2]戴锴,齐俊英.瘦素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4(1):32.

[3]王学洁,张卫卫,李岩.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1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