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杨晓东

杨晓东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随着对小学教育研究内容的深入,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心理干预内涵、意义以及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认知的基础上,明确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并且尝试性地结合实际案例,探索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心理干预提升小学心理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干预、小学心理教育、应用措施

引言

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主要是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以调整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习得。在结合“圆场的一百元”案例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如教师、师生和家校合作等,探索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心理干预

(一)心理干预的内涵与意义

1.心理干预的内涵

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应用心理干预主要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如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学生所反应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步骤的教育影响,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学生在心理能健康发展。教师向学生所实施的心理干预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咨询以及心理问题干预等内容。

2.心理干预的意义

一方面,心理干预能使小学心理教育不但具有主动性,而且体现出小学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如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通过健康促进,使得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干预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有效降低不良心理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多数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的心理状况

从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际情况考察,多数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的心理状况。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心理却很脆弱,表现为遇到一点儿挫折就有垂头丧气的现象。有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更多的学生在行为中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并且自制能力较差。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启蒙阶段,亚健康的状态会成为学生心理发展危机的“种子”。因此,教师要在心理教育中应用心理干预,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心理问题低龄化发展

细想在从教的12个年头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有勤奋好学的,拖拉懒惰的,也有调皮捣蛋的,如在课堂上特别喜欢“捣蛋”。如果他举手了,老师没点到他回答问题。那其他同学回答时,他一定会制造噪音或以抢答等方式影响别人。有的学生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自控能力”特差。简而言之,心理问题已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二、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小学心理学课程

教师可以通过小学心理学向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从教育效果方面考察,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执教教师,以便于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又能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应形成具有操作性质的心理干预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科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学科教育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心理干预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如通过鼓励学生独自解决学习问题改变过于依赖的心理状况,以使学生在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心理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出发,以在学科教学中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提供支持。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环节也是教师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应发挥出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教师应使学生认知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同等重要,以发挥出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与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通过心理干预到达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四)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为教师在小学心理教育中应用心理干预提供途径。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组织心理健康主题内容的活动,如在少先队的活动中进行培养责任心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融入心理干预,使得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之中。

(五)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元素也是教师在心理教育中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途径。无论是校园的物质环境,还是校园的精神环境,都是教师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利用的元素,如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教学的严谨性可以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

三、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典型案例:圆场的一百元

小明,这个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弱并且脾气冲动。在课堂上他特别喜欢“捣蛋”。如果他举手了,老师没点到他回答问题。那其他同学回答时,他一定会制造噪音或以抢答等方式影响别人。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又借口一大堆,最喜欢说:“他先打我的”。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天早上他又惹事了,我把小明叫到办公室谈话。在谈话期间我顺手放了100元到抽屉,想着下午要用。午休后回到办公室,我发现钱不见了。直觉告诉我:一定是这个孩子拿了。我要利用这个机会,这是一个让他不敢生气,能冷静听老师教导的机会。

(一)用爱心、耐心感化

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应用爱心和耐心开展心理干预,尤其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付出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以达到感化学生的积极作用。针对小明的实际情况,我想着跟他的谈话要做到除了耐心还要加上机智地引导。我发现小明一进办公室看我的眼光都是飘的,他让我察觉到了眼神中无端的心虚。这时我心里就落实了,100元肯定是他拿了。于是我先跟他对视着,过了几秒后才对他说:“马上还给我吧。”“什么呀?”他叫着。“小明,老师现在是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改正的机会。”我盯着他的眼睛。这时他沉默了。“老师知道你只是一下子糊涂了,没忍住。你原来就是个善良的乖孩子。好吧,拿回给老师吧。”我把手伸向他。他还是沉默着。这时,我想到钱可能没有带在身上。“老师现在去上下一节课,你等一下放回来。好吧。”这时他终于点头了。下课回来,钱果然放回抽屉里。

(二)改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从改善师生关系的层面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一方面,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使得学生能向教师敞开心扉。在处理小明同学的问题中,我以朋友的身份与其沟通,不仅仅让他认识到拿这一百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在与他的沟通中使他认识到,他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这件事情发生后小明的行为习惯得到不断地改变,比如生气时不那么喜欢举起拳头,也能听进老师的劝解了。另一方面,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为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理提供支持。学生行为上的问题其实都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

(三)家校合作

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向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应取得家长的支持,以在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状态。当天我就跟小明的妈妈沟通了这件事情。我让家长先是装不知道,暗中留意孩子,关注他的行为。第二天我才跟孩子谈话。过了一天时间的冷静孩子能把犯错的事情重新思考一遍。这时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就会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果然这次谈话小明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嚣张和倔强。“关于昨天发生的事,你应该跟老师说说的。”这时小明脸上的表情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趁机又说:“昨天你主动改正了错误,这是很棒的表现。但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干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所以我尽量与孩子保持知心朋友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当孩子出错时,表示理解他的感受,与他共情,并且适当地表达我的包容,从而让他们信任我。引导他放心向我诉说困难,寻求帮助。我坚信:在教学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一定能提升小学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春.普通小学教师成为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型教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22.

[2]刘娟.心理干预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3]孔艳婷,张劲松.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程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危机知识的作用[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4.

[4]吴元霞.心理学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干预作用[J].学周刊,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