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关世杰胡培平孙阳林

(火箭军士官学校,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专业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能较大程度的促进院校的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本文简析了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指出了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专业实验室人员队伍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专业实验室;队伍建设;培养机制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验室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作为实验教学为主体的专业实验室,更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新时代办学思想大讨论,已把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向了前台,我国正处在传统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观念的最大区别是:传统教育仅是向学生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素质教育则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潜能。基于新形势下新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专业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是提高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功能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

一、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一)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投资体制不科学性,使得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人员在实验室发展受限,留不住人才,加之环境、待遇、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更有甚者,部分实验室人员的安排,作为照顾性措施,致使实验室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无法较好地配合教学、科研来实成实验任务,更谈不上进行科研项目开发。

(二)缺乏结构协调的实验教学人才队伍

人员协调程度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上,如果没有一支结构协调的实验教学人才队伍,就不能将建设好的硬件设施充分有效地利用。在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结构方面,达不到职称结构合理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在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水平方面,高水平教员投入专业实验管理、建设较少,有计划、有组织地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的业务培训活动比较少,其整体水平较低。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整个实验室规划、资源整合,要想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协调的教学人才队伍。

(三)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不够

培养一批热爱本职工作,能力素质较强的专业实验室教学管理人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对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再加上院校人员上学、调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本来就很薄弱的专业实验室管理教学人才队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长期谋划,可持续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人员结构上。老中青、博士、硕士、大学生、技术工人、男女,甚至人员自身素质等方面,都应遵循这一原则来选拔、招聘和使用。这样在继承基础上不断有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传承,才能使实验室的人才管理队伍建设走向科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探析

(一)优化实验人才队伍组成结构

实验人才队伍由专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建立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将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主持和规划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制定并实施实验队伍建设规划,使专业实验室紧密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的功能。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摒弃那种非研究生不招的老思想,只要业务水平突出,大专本科的人都可以进入实验室。

(二)明确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的考核标准

将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在工作岗位上的绩效作为晋升职称或评选先进的一项硬指标来执行,改革专业实验室人员聘用管理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实验室教学和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岗位,实施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及灵活性的工作时间制度。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学生数量及实验设备等情况,明确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任务,切实保证理论课教师在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室建设上投入比较大的精力,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对于聘任的工程技术人员,将技术职务聘任和技术岗位聘任结合起来,淡化身份,强化岗位。实验技术岗位分类别和层次设立,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职责任务,做到责权利统一。设立上岗条件,制定科学的实验工作量计算体系,实行公开竞聘上岗,严格聘后考核。

(三)突出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学术地位

专业实验室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实战场所,必须建立专业实验室人员学术交流机制,将专业实验室人员纳入科研教学学术活动的范畴之列,体现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作用。目前,部分院校对专业实验室人员的学术地位缺乏重视,参加有关学术活动及外出培训机会少。导致专业实验室人员技术不更新,思想保守落后。学校应鼓励老师从事实验研究和教学;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在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上重视实验性教学的提高和研究,凡是在本业务范围内发表的论文都给予奖励。设立实验室建设创新奖励基金,奖励在实验建设中创先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由学校出资,选派一批实验室骨干到国内外知名的实验室考察学习,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四)设立实验技术研究专项经费

设立实验技术研究专项经费,鼓励实验室人员申请科研项目,对获得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政策性奖励,以调动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创造一定的机会和条件进行有关实验技术的开发研究来体现他们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人力资源的潜力和创造性。加大实验技术研究专项经费支持力度,资助专业实验室人员从事实验技术开发、实验教具自制和实验教学改革,鼓励实验教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带动学员开展创新活动,配合学院培养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是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各层次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不断的科学谋划,推陈出新,让专业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启愉.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1O).

[2]士文.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3]陈鲁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