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检测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检测问题

杨晖

杨晖(河北省秦皇岛市建恒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建筑工程建设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现在大部分建筑使用的结构都是混凝土结构,那么确保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就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加强检测的力度。接下来在本文中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在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希望能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存在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确保工程结构质量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颁布了全新的规定,要求建筑结构工程要做到“强化验收”,必须要大力提高验收工作的力度。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对于涉及到建筑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都要进行抽样检验,换句话说就是要进行实体检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也规定了各项工程不仅要通过工程验收,还要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实体检验,只有这项通过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验收工作。一般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和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1检验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重要意义

混凝土强度验收在传统的工程规范中是以标准养护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养强度)作为重要依据的。但是事实上,这个标准只能体现建筑结构中的一个方面,通过它只能判断拌和物的质量(材料和材料的配合比例)。这就导致建筑龄期(承载时间)和养护条件(湿度、温度)与建筑结构的实际状况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说明这种判断方式是不科学的,不能真正代表建筑结构的状况。而选择一种能够科学全面的判断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的标准,始终是工程界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结构实体强度和标准养护强度之间的关系

2.1标准养护强度的重要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养护就是标养强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表明,标养强度的养护温度必须控制在20±2℃,湿度要尽量不小于95%,要在28d后以0.3~0.8MPa/s速度加载测得立方体抗压强度,所得到的强度代表值必须要经过一系列规则的计算得到。根据规范的评定之后,再确定这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能否进行验收。但是在事实上,标准养护强度只能够单一的反映出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即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构成成分和搅拌工艺等。但是这种方法却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施工养护的条件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的影响,比如说养护工作、振捣状况、施工状态等问题。所以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2.2检测实体强度的重要意义。同一条件下养护强度和标准强度不同,它可以更好的反映出施工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所以能更真实的反映出混凝土的真正强度,所以这种方式更具代表性。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因为工程的表面积比较大,干燥失水对建筑强度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一般来说养护强度要比结构实际的强度低一些。对于这个问题在实际验收过程中还要进行调整。另外,实体强度与标准养护强度还有一个差异,实体强度是子分部工程验收的前提,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分项工程之中,是在各项分项工程验收结束以后才进行的。

3结构实体强度和推定强度及钻芯强度之间的关系

3.1推定强度。我们还可以采取非破损或者是半破损的方式来间接地测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式被称为推定强度。这种测试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这些方法都不是直接测定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都是通过测试其它的物理量,并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出混凝土的强度。

3.2钻芯强度。与推定强度不同,钻芯强度可以直接测试到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法就是在结构实体中进行钻芯取样,再对这些芯样进行科学的抗压测试。这种方式所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工程状况更为接近,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3.3同条件养护强度的具体作用。与其它的方法相比,在测试结构强度时采取同条件养护强度的检验方法是最为简单的,而且得出的结果也最接近实际强度的。所以在OB5024-2002规范中已经将这种方法作为检验结构实体的依据。在规范的第10.1.3条中已经明确指出在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时,应该将混凝土的浇筑地点制作试件,并且将和结构实体同养护条件的试件的强度作为判断结构实体强度的重要依据。这些都明确的表明了,在结构实体检验过程中同条件养护强度占有重要的地位。

4检测验收风险存在的具体问题

4.1实体检验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在判断结构混凝土的强度验收时都将标准养护抗压强度作为重要标准,而且它的概率已经保证在95%左右。我国制定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1987)就对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在GB5024-2002中制定的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规定,在检验建筑实体强度时不仅要采用标准强度检验的方式,还要对结构混凝土实体的强度进行测试。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这样所得出的结果就能更真实的反映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另外,作为一种材料强度,标准强度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组成成分等的质量控制状况,然而同条件养护强度是对施工以及养护状况对结构强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反映。这两种方法是从两个角度来反映工程的结构强度的,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

4.2强化验收。在进行工程验收时要将同条件养护强度作为重要的依据,要确保工程质量。如果在进行实验抽样时选取的数量少,这就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强化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确保采取的方式科学准确。

4.3验收风险的合理分担。一般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和养护,就要由施工单位来负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承担混凝土强度的一切风险。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混凝土生产也日趋商业化,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和养护等工作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负责,这样就会产生责任划分的问题,容易造成工程中的纠纷,很难真正找出质量缺陷的真正负责者。

分离了标养强度和同条件养护强度以后,上述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作为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单位,质量控制只能到运至交货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为止,因此主要反映材料质量的标养强度应是判断其质量状态的主要依据。而同条件养护强度还反映了施工工艺的影响,现场施工单位起到了主要的影响,应作为判断其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4.4生产方风险的分析。在规定增加实体检验以后,搅拌站被误判的可能性减少,而施工单位的验收风险增加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表明,由于验收界限作了一定调整,已留出了一定的检验裕量,因此在正常的施工和养护条件下,凡标养强度合格的情况均能通过实体强度检验,验收松严程度基本未变。

当然,如果施工单位不注意浇筑、振捣、养护,不按正确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也有可能标养强度合格而实体强度通不过验收。但这种不合格完全是应该的,是督促施工单位保证工程实际质量而规定的措施,也正是设置实体检验的目的。因此,在正常的施工养护条件下,增加实体检验并未增加生产方的风险。但对保证工程质量却是有效的。

4.5用户的风险减小。增加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这一层次是强化验收,保证质量的有力措施。由于加强了质量控制,结构实际安全储备提高,用户方面的风险相对减小,这也达到了按规范要求控制质量的目的。

4.6非规范做法的风险。如上所述,如果不用同条件养护强度检验,而只用回弹法测定推定强度作为结构实体强度的检验手段,则完全有可能因这种检验方式的局限性造成误判,加大生产方的风险。也存在不照规范用同条件养护强度检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