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试论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周慧芬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防范;措施

1电力调度的定义

出于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即电力调度,并且各个供电公司都成立了电力调控中心。电力调度系统根据现场采集设备传送回来的数据,监控室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考虑用户用电情况,来判断电网的运行情况是否安全、经济,通过电话的方式给现场工作人员或者自动控制系统发布命令,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电力调度部门的职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如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电能,同样,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电能,都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可靠的供电,要求较高的供电质量。所以,电网一旦发生停电故障,给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其地位相当重要。

2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的风险类型

2.1调度管理失误引发的风险

在电力系统引用新设备和新的管理模式时,由于管理方式发生改变,相关操作人员不能及时适应将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大屯电网逐步推广无人值守变电站,在矿区内形成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变电站同时存在和运行的局面。在检修无人变电站时,调度人员、检修人员以及集控人员等沟通与交流不畅,很可能会同时开展操作,进而给电网的调度工作埋下安全隐患。此外,有些管理以及工作人员对先进设备的依赖性较强,忽视定期人工安全检查,长时间不备份数据,在规程中没有及时编写系统装置设备的改造情况,规范规程没根据设备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现场管理疏忽,调度人员培训不到位,出现心理素质差,例如误下指令,交接班不及时,不了解系统的作业方式等等,都给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2.2设备管理不到位

电力设备是电网的基础,在使用过程中因运维方式不合理和设备自身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一是缺乏系统完善的设备运维制度和技术手段,尤其是新型的设备,盲目的检修会增加设备的安全隐患。二是设备自身质量的问题,部分设备制造企业在设计和制造上偷工减料,无法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

2.3人为风险

人为风险就是电力调度人员自身行为导致的一些安全风险。有些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淡薄,在进行电力调度时容易误操作,或者下达的调度指令不明确,这都属于人为风险。由于调度工作的繁琐和枯燥,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不能准确地判断故障,并且发布指令时往往不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凭经验而为,这些都是电力调度中隐藏的人为风险。另外,误送电也是电力调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由于对工作流程和范围了解不到位,以及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如何降低人为风险是电力调度部门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3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3.1做好电网设备及线路的检修工作

电网系统在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电网中的一些设备、元件,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电力公司需要安排调度员,定期的开展检修工作,确保故障隐患和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根据检修工作开展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定期进行设备和线路的常规检查,一般是每个月进行一次,由调度员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完成检查,对问题进行如实记录,并采取处理措施;第二种是不定期进行抽查,尤其是一些对整个电网运行有关键影响的重要设备,需要作为抽查的对象。做好检修工作,除了能够应对安全风险外,还可以延长电网中设备运行寿命。

3.2加强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设备的管理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设备是电力调度的基础,从设备管理上就要引起重视。在关乎民计民生的供电事业上的资金以及技术投入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采购电力调度设备时应注意所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仔细对比相关参数,优中选优,质量上要有保障;其次,采购回来的电力设备由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并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保安装前的电力调度设备均符合标准;再次,安装电力设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使用时调度设备的各项参数都调试到了最佳状态;还有,电力调度设备投入运行以后,安排指定高素质人员对其进行监管检测,排除安全隐患;最后,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使电力调度设备始终能够在相对良好的状态下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逐渐向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也从传统模式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不仅是监管智能化,数据的测量、传感技术等都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使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不断更新,实现电力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保证电力调度的远程可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电力调度的智能化主要表现在智能动态监视,智能预警,智能防御控制等方面。

3.3加强调度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随着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大量新技术的应用,电力行业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力度。(1)提升管理意识以及管理水平,更新管理观念,充分适应国网公司“三集五大”模式下制定出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模式,从而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2)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培训,组织竞赛、调考,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各级调度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一方面是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强化责任心,督导调度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是专业能力培训,提升技术水平、业务能力、风险判别能力以及事故处置能力。

3.4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完善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上文分析可知,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风险较多,且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开展调度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做好常见问题、风险的防控,而且还要保证电力调度员自身的安全。为此,需要大屯电网设备和线路及用户具体情况,以及工作开展的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此基础上,还要求电力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开展检修、排查等工作,避免出现安全检查漏项、重复等问题。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将安全隐患及时记录下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并作为今后调度管理和定期维护的重点内容。

结论

电力调度作为保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重要工作,对国家电网事业和民计民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日益增加的供电需求,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风险因素,为确保电力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效分析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因此,在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电力调度设备的管理,投入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实现智能化风险控制,结合工作人员临场监测管理,维护检修,使电力调度工作运行能够更加安全有效,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供电。

参考文献:

[1]易俊红.浅谈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7):215-216.

[2]戴晓聪.论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162-163.

[3]李玉英.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风险及措施研究[J].科学家,2018,4(6):1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