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1234”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关于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1234”

牛先平

牛先平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特殊教育中心255300

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素质教育。对特教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他们的自身特点出发,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的尽可能的发展,最终能顺利步入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这是特殊教育的宗旨,也是素质教育质的体现。

一、特殊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走出一种误区

特殊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走出一种以活动为载体的误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可见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多样性的。对于特教学生而言,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特殊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的两点看法

1.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更接近于素质教育。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从特殊儿童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他们的缺陷,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符合的。

2.特殊教育又明显异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艰巨性,身体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特殊学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对他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更加复杂和困难。这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方式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素质教育是有区别的。这就需要特教教师深入研究特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特教学生发展的课程和教材,把握最佳的教学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去,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应着手建立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三大体系

1.构建特教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准则和尺度,也是评价的依据。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根据特教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教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应包含思想行为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活能力素质等方面。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形成健全的意志,具有战胜困难和疾病的信心,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构建特教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构建一套与特教学校相适应的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特殊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这就要求特教学校要构建一套与特殊教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3.构建特教学校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素质评价是对素质教育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测和考核,评价其目标完成程度并作出响应价值判断以期改进的过程。特教学校通过素质教育评价检验素质教育目标在特教学生身上的实现情况,发现特教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反馈信息矫正教育对策。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评价、文化素质评价、职业技能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等方面。在评价的方法上要以学生的缺陷和素质差异为基础,以进行分组评估和补偿学生个别缺陷的个体矫正测试为重点,通过评估找出不足,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吸收校医、康复专职教师、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参加,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筛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补偿学生心理缺陷、发展其个性的目的。

四、在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四条原则

1.坚持全体性。即立足全面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特教学校要对生理、心理、智能、行为上异常的学生不论其残障程度,单一还是多重残疾,都要实施特殊教育,使其素质相对自身有新的提高。

2.注重全面性。即尽最大努力利用一切特教手段使学生平衡和谐的发展。要以全面提高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一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特教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学生的现实条件出发培养和发展其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劳技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二是对特教学生要实行康复教育、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服务,使其全面发展,为其平等参与社会作好准备。三是有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对所有学生都一个要求,也不意味着每个学生的每门课都全面发展。要在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分类教学直至个别教学使学生身体上心理上智能上的差异转化为教育上的差异。

3.强化补偿性。特教学生由于其身心缺陷,在教学中要强化缺陷补偿,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补偿性教育。还可以采取行为及心理矫正的方式进行补偿。

4.正视差异性。即要求教师重视并正视学生在智力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性,针对差异性去积极开展工作,从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达到对他们有的放矢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即人的现代化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特殊教育入学率和办学质量及其水平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只有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牢牢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科学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