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老年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赵惠惠张志达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伴有基础病患者的护理。结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结论: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44-02

1.术前护理

1.1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

老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加之体弱多病,社会角色的改变,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性格不够稳定,易产生忧、思、悲、恐、惊等负性情感,而情绪抑郁、恐惧,巡回护士术前探视尤为重要[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运用开导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正确的对待手术,同时可为患者提供一些有关手术方面的信息,主动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所进行的护理操作,以和蔼、深切关心的语言,浅显直白的解释,打消老年患者的顾虑和担忧,使他们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配合做好手术。

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于老年手术病人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包括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经历,甚至多病状况下的治病经历,所以他们有着许多不同于常人的自己想法。一般来讲,住院后大多病人依从性比较差,因此,根据不同病种正确评估病人身体状况,指导病人掌握手术前后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是病人能够认识自身所患疾病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方案,达到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2]。

1.3合并症的预防

1.3.1营养不良

生化检查血清蛋白在30~35g/L或以下,体重一个月以内下降5%,病人存在营养不良,术前一周左右经口服或静脉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和伤口愈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1.3.2高血压

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左右,术前二周停用利血平降压药,指导病人改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合适的降压药,以控制血压但不要求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才手术。

1.3.3伴有心脏疾患的病人

若病人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钟,术前遵医嘱用阿托品0.5~1.0mg肌注。心率失常者用西地兰或口服心得安尽可能将心率控制到正常范围。

1.3.4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

术前二周停止吸烟;伴有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活量;哮喘病人可口服地塞米松等药物,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痰液粘稠的病人可用雾化吸入或用药物使痰液稀薄利于咳出,术前3~5日使用抗生素。

1.4手术室准备

患者入手术室前,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40%~60%。因麻醉状态下,老年人对外界温湿度的自我调节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温度过高会影响患者的散热功能,体温会增高;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又因术中创伤液体的输入,患者的体温可降低至36℃以下,出现寒颤,诱发心律失常,术后易出现呼吸道并发症。

2.术中护理

2.1建立静脉通道

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脆性高,为确保输液通畅,采用静脉留置针,保证穿刺一次成功,随时观察,以防止渗漏,输液速度一般在50~60滴/min。

2.2体位的安置

老年人因反应迟钝,听觉减退,视力差,而手术床比较窄,患者易发生坠床,巡回护士要加强看护,合理使用约束带,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且要垫以棉垫,使患者感到舒适。各种体位既要保证手术视野又不能妨碍呼吸循环,并注意防止神经损伤。

2.3病情与监护

术中应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尽量做到等量输入,既要补充所需液量,又不能过分加重心脏负担,以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对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患者定时测尿糖血糖,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4皮肤护理

老年人的皮肤弹性差,周围循环较差,长时间的手术及电刀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压疮或灼伤,巡护护士在术前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术中保持床单的平整,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使用果冻垫,保护股隆突部位,对严重的骨关节畸形(如驼背、鸡胸)应放在床的凹陷部位,垫好棉垫,保持舒适,必要时用泡沫敷贴防止褥疮。?

3.术后护理

3.1对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术后应鼓励患者练习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每天协助患者按时翻身叩背咳痰,并嘱患者咳痰时双手扶持按压伤口,

3.2饮食与睡眠

术后鼓励患者多食营养全面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肠蠕动的情况,适时进食,每次进餐前鼓励患者充分咳痰,避免进食中咳嗽,减少误吸的危险。住院期间尽量给患者整洁舒适、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体的功能状态,术后患者可能有不适感。术后患者疼痛应给予有效的止痛,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物,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术后康复。

4.结果

4.1老年人由于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病情变化多、快,因此术中要与麻醉师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3]。

4.2术中低温刺激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凝血功能下降,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易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要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维持患者的体温正常。

4.3老年人脱氧时间不能过长,护送过程中准备氧气袋及简易呼吸器,防止途中病情发生变化。

5.讨论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广大护理人员今后努力的方向,根据老年患者的特征,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对老年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让老年患者的身心在全方位的护理过程中恢复和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玉艳.浅谈普外科对老年病人术前后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21.z1.121.

[2]娄静.陈淑玲.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303-304.

[3]黄彬友.292例老年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