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吸道传染病的预警措施

/ 1

浅谈呼吸道传染病的预警措施

王彦军

王彦军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控中心839200)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5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断增加且流动性增强,使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更加快速、传播途径更易实现,极易造成爆发流行且很难控制。因此有计划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消长趋势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建立准确的预警评价体系,确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常规或应急处理预案,在呼吸道传染病未发生或发生和流行的初期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消除和减少导致其流行相关危险因素,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

疫情防控工作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国内和局部地区突如其来的甲型h7n9型禽流感等疫情,落实好“少传入、不蔓延、无死亡”的防控目标,我们既要认识到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还要切实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笔者本着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结合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基层呼吸道传染病预警的系统架构。

1、传统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中,主要以出现疫情后的严格疫情监测,加大经费投入,做好应急保障准备

(1)乡、村设立以乡医和村防报员为骨干的疫情监测小组,通过接诊和检查村民身体及饮食饮水卫生检查制度,发现发热及时查明原因,坚持每天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2)疾控中心及时与县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兽医、建立电话联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落实24h值班制度;(3)加强对炊管人员、养殖员、种植员、屠宰员、等重点人群就诊监测,做好发热病人的检查,确保疫情时时都在监控之中;(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抓好防疫药品储备,为应急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资和经费保证;(5)树立疫情就是敌情,防疫就是打仗观念,搞好医务人员防治技术培训,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拉得出、用得上、处得了、控得住,按照“早、小、严、实”原则,把疫情控制在疫点,防止出现扩散蔓延和人员感染。

2.未来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

2.1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的概念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浸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主要有肺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以及军团菌病、普通感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水痘等非法定管理的但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上述传染病在某种情况下均可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引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有计划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消长趋势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准确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水平及分布特征与相关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的内在关联及关联程度,选择其中敏感的监测指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监测结果较准确的预测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趋势和危险度,建立准确的预警评价体系,确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常规或应急处理预案,在呼吸道传染病未发生或发生和流行的初期即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消除和减少导致其流行相关危险因素,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主动防御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可靠的监控预警模型[1];二是切断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染途径。

2.2建立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分布及预警模式

呼吸道传染病类型多、影响因素复杂,且病情呈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发展。正确预测分析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需要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支持,同时影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指标多,相互间关系错综复杂,实现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类型、发展程度判别,并自动调用“预防与控制规则”数据库,提供系统地、科学地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基层的发生及蔓延。使得数据库中新加入的样本信息可以同步更新系统,从而不断地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系统精度。

基层健康管理平台的未来发展应该针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发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保健医学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并全面地整合全科医学、网络技术和卫生管理科学,实现人民群众健康管理、卫生服务机构日常事务管理和卫生服务行政管理等功能的融合,其中注重专科疾病的专业化处理。本系统架构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突破口建立综合的基层部队呼吸道传染病防御与监控综合体系,其中不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模块,还包括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远程辅助宣教模块,以及更重要的预防控制手段等。

参考文献

[1]戴孟阳,王迎春,孙瑛,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控体系及预警指标的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431(6):8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