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烧伤幼儿中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健康教育在烧伤幼儿中的实施

刘萍刘劲红

刘萍刘劲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医务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在烧伤幼儿中的实施。方法:对113例烧伤幼儿及家长给予良好的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减轻病人及家长心理上的痛楚,通过适当的专科指导如烧伤科疾病的常识及烧伤修复期植皮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以帮助病人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与病人教育需求相结合,院内外教育相结合,病人得到了更好的健康教育,加速了病人疾病的恢复。结论:在烧伤科病人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收到明显成效。

【关键词】烧伤幼儿;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54-01

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需要技术精湛、富有同情心,还应当具备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3例,男性66例,女性47例,男性占58%,女性占42%,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8岁。其中汽油燃烧致伤1例,酒精燃烧致伤2例,坠入酿酒池热液致伤2例,开水烫伤3例。

2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2.1健康教育的内容入院宣教,幼儿烧伤原因:①盛热液的容器放置在易被儿童抓住而打翻烫伤。②洗澡时热水在未加冷水时儿童不慎掉进澡盆中烫伤。③冬季取暖时衣服着火烧伤,④接触酒精、汽油易燃物而致伤。都是由于幼儿期儿童好奇心强,活动耐受性差,不能意识行为的危险性及后果,监护人疏忽对儿童的监护所造成。

烧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解释各种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的保护,烧伤隔离的措施,疤痕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功能性锻炼及指导。

2.2健康教育的实施:①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操作加上伤区的疼痛,往往使患儿产生恐惧感、无安全感,患儿常表现为哭闹、不愿配合各种治疗和操作、依赖父母、仇视医护人员,甚至踢人、打人,较大的幼儿出现遗尿现象。在家长方面,表现为自责、惊慌、担忧、焦虑的心态。因此,护士应充分掌握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点,耐心倾听家长或患儿的主诉,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忧、焦虑,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操作时,态度和蔼,可亲切地呼其小名,用手抚摸其头部或身体,减轻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害怕感,使患儿和家属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②幼儿烧伤病房的要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小儿烧伤患者集中住一室,让其父母陪伴,房内张贴卡通图案,走廊外挂简明易懂的防火防烫伤的小知识,室温要求28℃~30℃,湿度24%~30%,每日用高效碘抹拭物体表面及地板2次,紫外线照射1次,患儿玩耍的玩具由科室统一消毒,让患儿和家长明白预防创面感染的重要意义。③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烧伤休克期重点讲解输液的重要性和测量尿量的方法及意义、烧伤面积的大小与输液量的关系、输液速度的掌握,让患儿和家属配合医护人员掌握好输液速度,保持输液通畅,防止休克发生或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感染期以防感染、保护创面内容为重点,说明减少陪护、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讲解给患儿翻身的注意事项及意义。康复期以引导功能为主,给患者定时改变体位,肢体保持在避免挛缩的位置,每次翻身时肢体关节给予适当的运动,防止创面愈合后出现挛缩、关节僵直。④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患儿文化水平低,对形象活泼有趣的内容较感兴趣,因此,给患儿开展健康教育主要以口头教育及文字教育为主,可采用漫画、图片和小讲课的方式,而在讲解功能锻炼时以示范教育为主。因小儿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以“一对一”讲解方式为好,每次10~15min,重复多次为佳。同时可采用询问、提问的方法来巩固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掌握。

3结果

通过对113例烧伤幼儿及家长给予良好的健康教育,治疗效果、创面恢复良好。我们认为,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银雪,曲维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病人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9,1:53

[2]陈百合,谢巾英,廖秀宜,等,最新儿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