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我见

于华杰

◆于华杰山东莱西市姜山镇中心小学266600

摘要: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主要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

一、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

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文字、声音和图像,主要是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超文本的多种媒体方便、快捷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领。

2.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也必然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信息技术要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3.信息技术促进师生间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可使师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充分利用其所特有的快速、隐蔽、灵活地传递信息的特点,能够大大丰富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使师生间实现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使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4.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既可以为灌输式学习方式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为研究式学习提供技术保证,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师一定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1.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目前,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备的投资力度,许多学校也在不断地更新设备,在这方面的投入呈旺盛的增长势头。但是,在学校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却不很乐观,相当数量的学校其利用率很低,多把其作为举行评优课、观摩课的工具,平时少有人问津。且使用者青年教师居多。若想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我以为更新教师的观念为第一要务;二要加大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三要继续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教学软件的开发与投入;四要设立科研课题,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五要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和评价制度,用榜样的力量和制度的威力去加快普及速度,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这个技术去教,学生利用这个技术去学。只有在全体教师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才能实现应用信息技术的提高。

2.要处理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的关键。整合是手段,手段要为教学效果服务。要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要扬各种传统手段之长,把它们的长处发挥和保存下去,不是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去取代它们。要认真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扬长避短,恰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各种传统手段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服务。

3.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能够提高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工具

传统的信息技术应用追求的是计算机技术的效果,是指其作用于学习者的效果,不考虑学习者在其中的作用;把计算机当作“认知工具”,追求的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效果”,这不仅极大地抛弃了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而且远未起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现在要运用信息技术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服务,就必须重新定位计算机的功能作用——把计算机作为能提高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工具。这样便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既发挥了计算机的效力,又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上述信息素养,是我们在推进整合中必须着力培养的。

展望新世纪的教育,在网络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每所学校、每个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善于抓住机遇,并且能够把全新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来变革教育,让信息技术真正地“化”入各门学科,“化”入教师的教学活动,“化”入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我们的基础教育就完全有可能早日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胜利编《几何画板与微型课件制作》.科学出版社,2002。

[2]陶维林《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通讯,1998。

[3]徐小平郭联发《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与提升》.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