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基于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分析

陈恒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其临床治疗疗效和要点。方法对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症治疗取得较为良好的疗效。结果JNC7—HT合并CKD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结论根据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症类型分类按其病情进行不同分析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肾脏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分析

引言

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正在日渐增多且心脑血管合并疾病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和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蛋白尿的出现也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其加重的独立且危险因素,但是当前在临床治疗上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明显不足,临床医师对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了解以及其之间复杂关系认识不足。临床医师不仅应该从临床现象和病理机制上了解认识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其进行早期判断并对尚未认识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我们相信今后在不断研究中会逐渐找到有效的干预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

1、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根据研究调查显示由于治疗慢性肾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手段不断提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维持时间越来越长但是慢性肾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脏器官功能性衰竭等合并症的出现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直接且重要的死因,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肾脏疾病患者来说,慢性肾脏疾合并症已经成为其主要死因。研究调查发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存在直接关系,根据数据显示承认肾小球滤过率大于60ml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仅为2.11%,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3a3b以及4期和5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上升到3.65%、11.30%以及21.80%和36.70%。和肾功能正常人相比较来说,肾小球滤过率<60ml,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卒中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的风险为正常状态的两倍之多,肾小球滤过率<60ml脑卒中疾病患者发病率为每千人每年10.6次,肾小球滤过率>60ml脑卒中疾病患者发病率为每千人年3.4次,因此脑卒中在亚洲华裔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和没有蛋白尿患者相比出现蛋白尿患者的卒中危险性更高且增加至71%,当前所有临床研究资料均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2、慢性肾脏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

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且预后性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相似,肾功能损伤和蛋白尿的出现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且是该类疾病主要死因,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经常会影响专科医生对该病情的正确诊断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血管内皮损伤等共同血管病变基础还存在共同传统危险因素,比如患者年龄较大,抽烟患者、肥胖患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患者等,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常出现蛋白尿、贫血以及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症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会导致血管钙化以及营养不良等可以使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加重。心脑血管终末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会引起血液流通以及血压高低起伏不稳定,使用抗凝治疗等会导致患者出现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重症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在肾脏病科就诊,患者出现蛋白尿或者是出现肾功能损伤就会影响专科医师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医生会担心使用药物会对患者自身产生毒性反应而忽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干预,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阻滞剂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等,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缺血和出血的易感性相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就会使脑卒中后出血可能性增加,导致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出现恶化,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慢性肾脏疾病对卒中的治疗存在直接因你想,即使不会出现出血并发症一生堆抗凝、溶栓等治疗的积极性以及治疗积极性都会降低,脱水治疗使用药物的范围和剂量也会随之出现明显降低。因此根据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之间关系对治疗该类疾病提出相关可行性意见,所有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都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风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患者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并伴随降脂治疗,伴有缺血性心脏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不伴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该根据是实际情况分开治疗。具有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该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治疗,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应该和不伴有慢性肾脏疾病心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同等水平治疗,在治疗期间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清钾变化。

3、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分析

当前尚没有详细的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南,但是在治疗上还需要纠正肾脏损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意义。在加强对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变相对其相关控制因素进行药物控制,积极优化用药治疗,降低过度用药和害怕用药等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不予治愈等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针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多器官受损老年患者,所终药物之间的效应、代谢以及其剂量和副作用之间相互作用十分明显,但大部分药物清楚了降低率和肾功能减退基本相当,许多药物需要根据患者实际肾脏功能状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并及时仔细观察并纠正其不良反应。当前我们国家肾脏病专科医师已经开始重视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和联合研究,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高达71.4%。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功能结构异常存在密切关系。为减少蛋白尿需要使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但是要注意CKD降糖药治疗的注意事项,注意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肾脏承受能力,根据糖尿病损害程度和控制水平以及肾脏病变性质及肾脏功能分级和总体治疗顺应性(智能水平,依从性,经济条件等)并且还要掌握适应证和禁忌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确立治疗目标,评估风险(防严重低血糖发生)和获益,兼顾其它脏器功能在用药过程中注意合并用药的相互影响并积极医护人员鼓励自我监测(血糖、血压、脉率)和自我管理,以此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佟威威,佟广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13):5505-5507.

[2]吕亚林,王向阳,等.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探讨[J].临床论坛,2015,13(5):22.

[3]韩峰,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降血脂药物干预治疗的调查[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5(10):65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