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3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1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3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王艳霞

王艳霞(河南登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52470)

【摘要】目的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降低临床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起到借鉴作用。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年龄、怀孕周数、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和流产次数,总结影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一些主要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怀孕周数、分娩次数甚至是流产次数都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经历过多次分娩的孕妇,进行过清宫手术的孕妇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对象。需要密切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宣传围产期保健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因素危险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51-02

产科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较为危急的情况,如产妇顽固性出血等。进行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挽救产妇生命的方法,这一过程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以及心理疾病。本研究选取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总结结果呈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我院产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总分娩数为2899例。其中13例因大出血等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产妇年龄21-41岁,平均(30.2±4.7)岁,孕周28-40周,平均(36.4±2.3)周。

1.2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统计分析,分析子宫切除术产妇的临床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了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怀孕周数、分娩次数以及流产次数等。

1.3统计方法:子宫切除术产妇的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以%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子宫切除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见表1

表1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情况

密切联系的危险因素同期分娩例数子宫切除患者的例数子宫切除发生率(%)

13例行子宫切除术产妇中有8例为第一次进行分娩,经产妇有5例;剖宫产的有6例,阴道分娩的有7例;流过产的孕妇有4例。结果显示: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甚至流产次数都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具有紧密联系(P<0.05)。

3结论

据报道,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作为目前能够消除顽固性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子宫破裂或DIC而导致的子宫出血,利用其它方法治疗无用时,应尽快进行子宫切除,以挽救患者生命[2]。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子宫作为孕育胎儿的场所,对于生育期女性而言,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可能导致子宫切除的因素进行分析,切实做好防范工作,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1)患者具有分娩经历可以导致其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具有清宫史也容易导致其需要进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这2类人群都是子宫切除术的高发人群,需要进行密切关注。这可能是由于:具有分娩经历以及清宫史的孕产妇其子宫内膜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怀孕过程中更有可能发生胎盘植入或粘连现象,进而导致大出血,严重时危及生命。除此以外,具有分娩经历的孕产妇其分娩次数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多次分娩会导致产后宫缩乏力,从而导致产后出血。(2)流产次数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也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流产后再次妊娠时容易导致胎盘异常附着。(3)剖宫产的孕产妇不同于进行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这2类孕妇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概率不同,进行剖宫产的孕产妇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概率要明显高于进行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已有的结果告诉我们,已经进行过剖宫产的孕产妇必须进行胎盘植入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没有进行过剖宫产的孕妇,2者的概率相差有34倍之多[2]。

本研究提示:以下措施可有效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进一步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加强孕妇以及其家属的围产期保健知识,保证孕妇以及家人尽可能的了解相关知识[3];(2)减少妊娠分娩次数;(3)对具有子宫切除危险因素者,在分娩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4)对于孕产妇进行积极引导,讲解阴道分娩的各项好处以及进行剖宫产的坏处,鼓励孕妇进行阴道分娩;(5)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让孕妇满意,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解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3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21:134-135

[2]陆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32例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6:142+144.

[3]黄小敏.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09,06:84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