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蜂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毒蜂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与护理

王继伟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人民医院,江苏金湖211600)

【中图分类号】R593.1;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45(2016)-08-0034-01

黄蜂是蜂的一种,其尾部毒囊中的毒液通过尾端一枚连接毒囊的鳌针刺入皮肤进入人体,蜂毒液中含有蚁酸,组织胺样物质,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神经毒素等。除引起局部反应外,还可以引起神经、溶血、出血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我科收治一例被黄蜂刺蛰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于2010年4月6日放学途中被一黄蜂蛰中额头,当时就出现局部疼痛、红肿、麻木,10分钟后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被其父随即送往医院,途中呼之不应。15分钟到达医院时,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大小便失禁,血压和颈动脉测不到,立即予去枕平卧位,下肢抬高15°-20°,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通两路静脉,一路补充血容量,一路予以血管活性药物(生理盐水250ml+多巴胺40mg+阿拉明40mg微泵注射20ml/小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纠酸,5分钟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血压上升至70/40mmhg,再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10分钟后患者神志清醒,,血压为80/50mmhg,减慢升压药滴速,30分钟后血压为100/60mmhg,脉搏为80次/分,自觉症状好转。2小时后停用升压药,此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6小时后转到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24小时,无不适,4月8日出院。

2.护理

2.1急救措施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脱离过敏原,去枕平卧,头偏向一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立即开通两路静脉,准确执行急救医嘱: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物,同时使用升压药物,补液扩容,吸氧,留置导尿。

2.2监测生命体征发生休克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对病情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心电监护测血氧饱和度的值,可判断缺氧改善情况。每15分钟测一次并记录,病情好转后每小时测一次,直至病情缓解。

2.3伤口护理立即用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人体,局部用醋酸或食醋反复冲洗,将南通蛇药片研碎拌食醋覆在伤口周围。

2.4心理护理抢救时患者有频死感,有明显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动作迅速麻利不慌乱,多鼓励安慰患者,给予其信心,主动热情介绍药物的作用效果,解除其思想过滤,取得其配合。多和家长沟通,给予其心里支持。

2.5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及时更换衣裤,被单,做好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做好饮食指导。

2.6出院指导告知患者过敏的相关知识,被毒蜂蛰伤后,其毒针留在皮肤里,必须将段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蛰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没有带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少去蚊虫聚集的地方,如果不慎被虫子叮咬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3.体会

至过敏性休克的不仅是青霉素,破抗等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可以致速发性过敏,来势凶猛,抢救难度大,因此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力,娴熟的急救水平,紧凑有序的配合,是为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