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6
/ 2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艺

王琦

王琦

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社会工业也获得迅猛发展,尤其是各种技术类工业的发展最为显著。而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作为社会长期广泛应用的一类产品,向来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所以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艺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本文将基于此,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艺进行具体介绍,并对喷金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

关键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喷金工艺

引言:喷金作为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加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向来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而且喷金工序的工艺状态直接影响产品的电性能指标,特别是损耗特性。所以相关企业管理阶层极为重视喷金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所生产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质量能够更加优良。

一、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喷金工艺的具体介绍

(一)喷金原理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喷金主要是以电弧或火焰等热源,将所需要的各类焊料融化并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小雾化,然后粉碎后的金属粒子以高速喷涂在对热能具有极高灵敏度的电容芯组面薄膜层隙中,使芯组端面自内绕层至外绕层形成一个等电位的金属电极面,为电极引出提供一个桥接平台。此原理是相关人员经过探索以及研究之后所得出的最高效的喷金工艺原理,能够有效节省原材料以及各类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损害,国内所有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序都是以此原理为基础进行的。

(二)喷金质量的影响因素

喷金质量影响着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使用质量以及安全性能,若喷金质量不达标则会使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存在使用问题,甚至还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民众和生产企业都极为重视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质量。而影响喷金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喷金材料的选择、喷枪的高度、喷金气压、电压、喷金机的送丝速度、电容器芯子的移动速度以及芯子端面预先除尘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影响喷金颗粒的粗细、氧化程度、喷金层的厚度以及喷金层与金属层之间的粘结强度,从而对喷金质量造成影响。

二、喷金材料的选择

喷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喷金质量,若喷金材料的性能并不适合用于喷金工艺,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却强行使用,很有可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经过试验研究之后,已经确定了可用于金属化薄膜喷金工艺的合金原材料。

其主要包括:1.五元合金(锡、锌、锑、铋、铅)2.高纯锌丝3.高纯铝丝4.巴氏合金(锡锑铜铅合金)5.五铅巴氏合金(锡锑铜合金)6.锡锌合金线7.四元合金(锡锑铜锌合金)。这七类合金材料是我国如今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造企业较为认同的材料,应用较为广泛。除此之外,在进行喷金材料的选择时,还要重视喷金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不能以劣充好,使产品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三、在喷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喷金质量直接影响着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质量,所以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都着重于提高喷金质量,经过不懈的探索及研究,相关工作人员概括总结了在喷金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并确定了各类工序详细的使用指标,以此来提高喷金质量。

(一)空气压力和空气流量

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已经了解到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工序进行过程中,压缩空气的压力要控制在0.7-0.8MPa,因为若气压过高,则会导致错边伸出的金属化薄膜倾斜,影响端面的接触牢度,还会减小接触面积;若气压过低,则会导致各类焊料无法有效小雾化,颗粒不够细小,无法有效喷涂在电容芯组面薄膜层隙中,影响喷金质量。

而与空气压力不同的是,在喷金工序进行过程中,空气流量需要尽可能地大于规定数值,这样就可以把融化的喷金原材料有效小雾化,使它们成为"雾状",然后将这些雾状粒子喷射到电容器芯子端面,与金属化薄膜结合牢固。但是空气流量也不可太大,因为若空气流量过大,则会使保护层脱落,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使用,甚至还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二)喷金颗粒与芯子端面的相对角度以及喷金距离

在喷金工序进行过程中,在提高喷金质量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考虑节省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就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最大限度的应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调整了喷金颗粒与芯子端面之间的角度,在进行喷金时,使喷射角度尽可能趋向于90度,让喷金粒子能够垂直喷射在芯子端面,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的同时,还能增强喷金层的附着力,提高喷金质量。

除此之外,在喷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喷金距离的调整。喷金距离,即喷金枪高度,指电弧枪喷枪口到电容器芯组喷涂面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一般保持在150-200mm之间。若喷金距离过近,则会导致喷涂面孝颗粒大,还会导致喷涂面均匀度差,甚至会因为距离过近而导致温度过高,使金属化薄膜层烫伤变形,不仅影响后续加工,还会使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安全系数降低,使其存在安全隐患;若喷金距离过远,则喷射颗粒在到达电容器芯组喷涂面时,温度就会过低,冲击力也会大大缩小,导致喷射粒子与喷涂面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喷射粒子束散严重,不仅降低原材料的利用率,而且会使喷射粒子无法有效粘结在喷涂面上,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喷金质量。

(三)喷射颗粒粒度以及喷金层厚度

对于卷绕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芯组端面上喷金,喷金粒子颗粒应该尽可能的小,若喷剂粒子颗粒过大,则会导致电容器芯组喷涂面与喷射颗粒之间的结合力无法承受这些颗粒过大的粒子,使部分喷射颗粒脱落,降低电容器芯组喷涂面与喷射颗粒之间的结合率,既影响原材料的利用率,还影响喷金质量;但是喷金例子颗粒也不可太过细小,若过于细小,则在喷射过程中粒子就会被空气中途氧化,影响喷射粒子的使用性能,且还会使引线焊接困难,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喷金层厚度应当控制在0.35-0.40mm之间。若喷金层厚度过小,不利于引线焊接,增加工作人员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喷金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采取增加送丝速度以及减少芯子移动速度的方法来增加喷金层厚度,弥补由于喷金层厚度过小而导致的各类缺陷;而若喷金层厚度过大,则会使原材料成本提高,降低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同时还会使喷射粒子过于粗大,导致喷金层与金属化薄膜的金属层粘结强度不够,增加接触电阻损耗指标,使生产出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存在安全隐患。

结语:社会飞速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市场之间的竞争,而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作为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类产品,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为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为使广大民众拥有更为舒适的用户体验,相关企业提高了对喷金这一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造过程中重点工序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喷金工序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进行具体概括,并经过多方探索和研究,确定了喷金过程中各类工序的详细使用指标,不仅提高了喷金质量,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孙风利.提高金属化电容器喷金质量探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07):53-54.

[2]于凌宇,翟光亚.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赋能机理分析与新型分切赋能装置的研制[J].电子质量,2016(05):70-71.

[3]陈才明.金属化电容器喷金工艺与质量的关系[J].电力电容器,2014(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