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资源配置分析

/ 1

出租车资源配置分析

张雨情涂增辉王亚磊

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引言

"打车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已有多家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建立打车软件服务平台,同时推出多种出租车补贴方案。对补贴方案能否缓解打车难问题及哪种补贴方案更有效的研究有助于对补贴方案进行更好的优化。

1出租车补贴方案的层次分析模型

1.1模型准备

1.1.1"打车难"影响因素及补贴方案调查

经网上调查得知打车难原因主要有:司机拒载、出租车供给不足、特殊时段、出租车调配问题等。因各打车软件从2013年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缓解了由供应不足造成的"打车难"问题。同时调查得滴滴打车、政府、优步补贴方案分为:滴滴补贴-滴滴红包补贴、滴米系统补贴,政府补贴-出租车补贴、油价补贴,优步补贴-高峰时段翻倍奖励补贴、车费补贴等。

1.1.2层次结构图的建立

经分析建立层次结构图,目标层:缓解出行"打车难"问题;准则层:拒载、供给不足、特殊时段、车辆调配四个因素;方案层:滴滴补贴、政府补贴、优步补贴三个备选方案。

1.2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首先建立问题解决程度检测模型,分析补贴方案在缓解打车难问题中的贡献,其次对比分析滴滴打车、政府、优步三种补贴方案侧重点,用Saaty提出了1--9标度量化表对准则层的4个指标及3种备选方案构造判断矩阵,最后经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得:

可知滴滴、政府、优步补贴方案层次总排序分为0.433、0.266,0.3010.433>0.301>0.266,即各公司补贴方案可以缓解"打车难"问题,其中滴滴补贴权重最大,更好地解决了"打车难"问题,且打车软件补贴方案比政府补贴方案更有效。

2出租车补贴方案优化及合理性分析

2.1出租车补贴方案优化

(1)优化打车使用规则

有人叫车后,由于素质低下或因突发状况导致司机或乘客未按约定等待,造成司机或乘客及其他未打到车乘客损失,可在打车软件上建立一个诚信评判系统。若司机未按约定等待,将违约司机计入系统,由出租车公司进行相应奖惩;若乘客未按约定等待,系统将用户诚信度降低,以后由司机考虑是否接单。其次司机在使用打车软件前,要仔细阅读与出租车公司的签约合同,查看其是否有第三方漏洞,这样可更好地维护自己权益。

(2)优化客户挖掘

租车司机年龄普遍在34-45岁左右,年龄较大的司机可能不会使用打车软件,若盲目加入并接单不但享受不到补贴而且损害自己利益;文化程度不同的人也需乘坐出租车,但有的乘客使用打车软件存在困难。例如:网银在老年人中普及率较低,此时其子女可与其账号相关联,乘坐出租车下单时为其代付;打车软件操作稍微复杂,老人不便使用,可普及一键语音下单功能,还可推出老年人专用打车软件,方便其使用。

3结论

各公司出租车补贴方对缓解"打车难"问题有一定帮助,其中滴滴补贴更好地解决了问题,且打车软件补贴方案比政府补贴方案更有效。经合理性分析,优化打车使用规则、优化客户挖掘、优化抗风风险、优化盈利性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车难"问题,为以后出租车公司设计更好的补贴方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

[2]谢蕊,欧阳菁菁,傅海唐,宋佳音.使用软件打车引起的违约现象分析[J].法制博览,2016(21):28-30.

[3]周勇君,蒋迪,祝源,杜丽萍."互联网+"时代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评价[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