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

唐志锋

大庆市肇州县瑞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城市的建筑物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为了确保人们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避免建筑恶劣质量的产生,施工人员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始终将建筑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建筑的高质量,确保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所以,在以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不断地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扩大施工的范围,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

对于后浇带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后浇沉降带,通常用来解决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楼中所存在的沉降差问题;第二种是后浇收缩带,一般用于控制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变形情况;第三种为后浇带温度带,主要是降低因温度收缩而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后浇带中含有多种变形缝功能,在设计时应将一种功能作为主线,其他功能主要是辅助主线。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沉降问题或伸缩问题,除了设计规定以外,在施工期间一定要结合规范与工程实际情况使用后浇带,并为之配备相应技术保证后浇带质量。

二、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准备

①在清理后浇带表面时,应彻底清除污垢和浮浆。通常情况下可在后浇带表面运用高压水枪实施冲洗清理,使混凝土的粘性得到进一步增强;②在处理端头生锈的钢筋时,通常可继续运用钢丝网进行除锈,拆除无法使用的钢筋,并实施补充;③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可采用增加高性能早强型减水剂的方法控制水灰比,确定范围在0.4左右,并运用泵送混凝土控制好坍落度。再运用配合比增强的方式有效控制水泥,确保膨胀范围保持在0.1%~0.2%范围内。或在配置混凝土时对UEA膨胀剂进行添加,使其数量控制在水泥总质量的15%即可。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时间控制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收缩的构建在2个月内即可完成,但对于高层板式建筑和裙楼基础及结构来说,必须在沉降施工完成后开展后浇带施工。由于高层板式建筑与裙楼施工基本同时开展,与裙楼的施工量相比,高层板式建筑的施工量要更大一些。裙楼施工完成后高层板式建筑也不一定能完成作业,这样则会形成裙楼沉降在前,主楼沉降在后的问题。有可能裙楼沉降超过主楼沉降,需要在主楼沉降完成之后再开展后浇带施工,避免有这样的结果产生;其次,如工程工期较长,由于季节性交替引发浇筑工程推迟的话,为了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实施浇筑工序,要求在设计图纸上体现出来。

四、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

1、合理支设模板

对于后浇带技术而言,其使用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想在大型施工中或者是复杂的工程中依然取得理想的成果,需要把握好后浇带技术当中的要点部分,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发挥出技术要点的积极作用,实现工程质量的稳固,工程进度的提升。就以往的经验来看,合理支护模板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当中的首要部分。待确定施工组织计划科学合理后,需要先降低后浇带位置垫层标高,一般为50~100mm之间,并以50m为间隔设置便于清除雨水、后浇带垃圾、养护用水的积水坑。此项技术要点偏向于硬性要求,需要加强执行力度,避免在日后工作中出现不良影响。

2、做好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注是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想要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实际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浇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要点,根据施工需求进行准备,保证浇注工作的顺利开展。

3、规范浇筑混凝土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混凝土的相关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需规范浇筑混凝土。首先,混凝土的强度要得到合理控制。很多工程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不够,而是因为混凝土的强度过高,一味的增加配比中的某项原料,导致混凝土强度超出了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无法发挥出后浇带技术的积极作用;其次,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必须得到管理。浇筑混凝土的过程,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第一遍"过程。该过程主要是为了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当中的部分工作提前做好,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4、施工技术的科学运用

施工裂缝一直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建筑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不能使施工裂缝完全消除,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一步一步来修复裂缝,使施工质量满足建筑需求。裂缝问题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对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裂缝问题,也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实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建筑结构中的裂缝问题进行科学处理。

5、后续的养护作业

为了避免对周围建筑结构造成影响,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将后浇带施工部位清理干净,然后用模板将其固定。在后浇带周围设立护栏对后浇带施工缝部位进行保护。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使其受到污染,这需要在后浇带顶部位置覆盖木板,盖板的宽度要超过后浇带的宽度。如果对地下室外墙部位进行后浇带施工,则需要砌砖墙对后浇带施工位置进行保护,避免周围的垃圾进入后浇带,对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在浇筑混凝土之后,需要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要让混凝土保持在润湿的状态,经常对其进行洒水处理,还需要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在养护期间,还需要避免出现超荷载和震动情况,保证新旧混凝土可以结合在一起。

结语: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避免建筑结构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问题,还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所保障。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提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对建筑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岩.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5(6):289.

[2]邓守银.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6(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