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浅谈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付汉丰

付汉丰(河南新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一、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做为建筑工程产品的房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建设地点固定、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施工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其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施工阶段是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

二、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工程分包和架子队建设管理,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前提条件

1.施工单位在与项目业主签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并按合同工期及业主要求进驻施工现场后,首先要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首,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及施工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质量管理组织。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落实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由质量管理组织编制项目管理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管理方针、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及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等,由项目总工审核,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项目经理组织实施。

2.加强专业工程分包管理,建立分包工程管理制度,分包工程管理应符合合同及建设管理规定,分包工程应报监理审查、建设单位批准。

3.按照要求制定架子队管理办法,明确架子队管理原则、管理措施和要求,明确劳务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劳务管理人员。

三、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加强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施工项目环境与地质调查是施工现场收集的第一手基础资料,其具体收集的资料包括:地形与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级别、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气象条件以及当地水、电、能源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条件等。它不但可以作为地质勘察报告不详部位的补充,而且是编制合理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2.认真核对设计施工图,提出施工图疑问,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项目部要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工程等专业进行施工图纸审核,图纸审核要注意专业之间的交叉和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对各专业提出的施工图疑问进行整理,并将疑问递交项目业主及设计院。由项目业主召集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设计施工图交底会议,在会上由设计人员介绍设计意图,讨论各方提出的施工图疑问,由设计人员进行答复,形成会议纪要,做为施工的依据之一,这样可以解决施工图中各专业设计之间的矛盾、错误和遗漏,为房建施工扫清障碍,有利于控制房建施工质量。

3.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对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

4.加强房建项目控制导线网测设。房建项目控制导线网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标高等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引测,准确地测定与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是整个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精度和顺利进行施工的基础。

四、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1.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开工前,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技术人员、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长和配合工种组长进行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时,再由施工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向操作工人进行全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节约措施。

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在施工中,根据施工准备阶段做的房建项目控制导线网进行房屋基础、主体的轴线、标高进行控制,对于项目业主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应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

3.人员的控制。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的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4.材料质量控制。对工程所需采购的建筑材料,要对供应商进行多家比选,对供货方资质、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能力、生产工艺、业绩、信誉等进行综合比较,择优选择合格的供货商是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要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对容易损坏的材料、设备,要做好防护,减少材料损失、变质。要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贮存建立管理制度,可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按质、按量、按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还要加强材料检查验收及质量抽样检测,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以及按规范规定的检验频率进行见证取样复试。

5.施工机械设备控制。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根据项目特点、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按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机械设备的使用形式包括:自行采购、租赁、承包和调配等。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性能。

6.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是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的界限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工序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稳定地生产合格建筑产品。

7.隐蔽工程验收质量检查控制。由于房建工程施工工序复杂,隐蔽工程质量控制点较多,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对班组施工的每项隐蔽工程先由项目部施工技术员和班组进行互检,符合要求后,由项目部的质检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再由质检员隐蔽检查资料报监理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五、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施工质量管理的最后关口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最后关口,主要控制手段是加强建筑成品保护和局部缺陷的修复。加强成品保护,首先应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由于施工工序控制不当或意外损伤都可能造成局部缺陷,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按程序和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使局部缺陷得以及时修复,避免产生质量问题。

六、结语

房建工程施工要通过现场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制,重点进行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