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荆洁崔同超

山东飞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6300

摘要:随着氟化工产业链技术不断创新和下游产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氟化学产品以其耐强化学腐蚀、耐高温、耐老化、耐各种酸的不活泼性、低燃烧性、低摩擦性、绝缘等优异性能,在军工、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作为战略性资源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生产的重要原料。

关键词:氟化工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氟化学工业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化工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子行业之一,业界认为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氟化工产业将成为未来的“黄金产业”。氟化工主要以萤石(CaF2)为原材料生产氢氟酸,通过氢氟酸合成各类无机氟化物、含氟中间体、氟气、核电原料、氟化氢、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含氟树脂及其加工产品、氟弹性体和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等。

1国内氟化工产业发展简况

我国氟化工产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培育了山东东岳、上海三爱富、巨化等一批氟化工生产龙头企业。然而,氟化工产业发展整体概况并不乐观。跨国公司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氟化工产业在装置规模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得到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日臻成熟,我国氟化工产业链中的氢氟酸、氟化盐、氯氟代烷(CFC)、氯氟代烷(HCFC)和聚四氟乙烯(PTFE)等基础原料生产已形成规模,但其他氟聚合物的生产仍处于试验、试产阶段,最终能够进入市场产品化的品种有限。国内氟化工产业仅建立在低端基础技术水平上,存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雷同,初级氢氟酸、HCFC-22、PTFE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无机氟盐、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产品出口总量非常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强。国内将低附加值的含氟中间体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再以高昂的价格进口有机氟功能性材料的高端氟化工产品。因技术水平缺陷,国内高端氟化工产品短缺低端高污染的氟产品面临淘汰。总之,我国尽管萤石资源丰富,但缺少氟化工产业国际竞争主动权。氟化工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主要原料萤石是不可再生资源。1999年,我国将萤石作为战略性资源加以保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萤石及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如表1)。国家经贸委将有机氟产品生产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也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2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萤石资源的无序开采和廉价出口

根据世界已探明萤石矿物储量来看,将近五亿吨的萤石矿物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我国占有的比例是1/5。我国部分地区的萤石资源面临枯竭,究其原因,发现是没有秩序的开采和任由出口导致的。对萤石资源的有序开采和其利用价值的深层次挖掘势在必行。在萤石出口限制方面,我国采取征收出口关税的政策。但是高品位的酸级萤石和氢氟酸出口量都较大。

2.2产品结构不合理

普通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矛盾。前者产能过剩,而后者缺口较大。除此之外,较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比较严重。一方面,氟化工企业囿于高端产品技术壁垒的限制,将生产的重心放在了低端领域,从而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萤石资源的企业进入了氟化工产的低端领域的数量激增。

2.3技术水平差,科研投入不足

我国氟化工产业在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氟化工的纵深发展。国际大型氟化工企业的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是我国的两倍多。有些研制出来的产品未能符合终端用户的要求,这给后期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阻碍。我国某些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积极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2.4国际氟化工企业带来的挑战

我国氟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这引起了国际氟化工企业的关注,使他们采取各种行动来保护其国际市场份额,例如反倾销和打开我国国内市场。

3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3.1进一步加大萤石资源的保护力度

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是萤石资源储备。世界上许多国家将萤石作为战略资源,禁止它的出口,也是基于萤石资源在国防军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考虑。我国酸级萤石的可供量不足30年,故而,萤石资源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制定和颁布。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去保护、利用和规划萤石资源,对萤石的出口关税进行逐步地提高。不仅要对氟资源廉价出口的行为进行严格地限制,还要在氢氟酸、含氟单体出口方面,逐步提高出口征税额。

3.2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差别化经营

我国的氟化工扩大市场份额的方法主要依靠降价手段,它的发展主要依赖外延扩张。通用产品是其主要生产的产品品种,因此较多的通用产品供过于求,从而引发了价格混战和行业效益的降低。故而,在通用产品的生产规模方面,企业应当停止扩张,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对其它领域进行开发,例如含氟精细化学品。除此之外,相关行业协会也应当发挥自己的职责,为该行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和国内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的过程之中,规范它们的行为,并且引导它们从自身技术基础和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3.3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氟化工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国内企业取得成果很少,例如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数量。由于氟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较高,因此他们依赖技术的引进。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品种的增加方面的研究,我国国内企业能够引人注目的成果也是较少的。与国外相比,我国这方面的高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差距明显。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氟化工企业不仅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会影响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因此,该行业应当建立氟化工产品的相关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企业为中心,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为了实现我国氟化工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大型氟化工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研发中心。

3.4加快含氟聚合物下游非常规制品的研发与改进

发达国家的含氟聚合物下游制品行业无论是在加工手段、应用领域还是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之于我国都具有领先优势。这是因为我国含氟聚合物下游制品行业的生产大多是常规产品。我国的含氟聚合物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推广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该产品的质量没有稳定下来。故而,行业应当不断地对该产品的质量进行改进,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对应用领域进行不断地拓宽。除此之外,该行业还要帮助加工企业,不断地对加工技术进行提高。

4结论

我国氟化工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我国大中型氟化工企业遍及较多省区,一些氟产品的规模已经形成了。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但是,我国氟化工行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过快增长的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外氟化工巨头逐渐占领了我国较多的市场份额,给该行业带来的压力逐渐显著。本文对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为我国氟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几点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维佳.陕西氟化工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管理创新,2017(24).

[2]王绍勤,倪震宇.国外氟化工发展现状及趋势[J].有机氟工业,2016(1).

[3]滕名广.目前氟化工发展中的困境和方向[J].有机氟工业,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