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道湿化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浅谈气道湿化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要点

朱丹

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404000

摘要: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常导致纤毛运输时间和分泌物含水量减少,导致患者呼吸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感染率上升。因此,需要持续的湿化护理来保证呼吸道粘膜炎的正常运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本文在此浅谈气道湿化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要点

关键词:气道湿化;喉癌术后;气管切开

喉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国内发病率较高。目前手术与放化疗相结合仍是其治疗首选方法。喉癌术主要行气管切开术,主要用于缓解呼吸道阻塞和建立人工气道。因此,喉癌术后的气管切开护理就成了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气道湿化则是其中最关键的护理要点,本文在此浅谈气道湿化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要点。

1喉癌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

如果气道湿化液选择不恰当,往往会导致气道湿化不充分或者气道湿化过度,从而导致不能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康复效果,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并合理选择气道湿化液,以下是常用的气道湿化液。

1.1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湿化液中常用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以及0.45%,目前临床上使用注意点在于0.45%或0.9%氯化钠溶液与其他碱性药物结合时应尽量选用,以减少湿化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0.9%氯化钠溶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然而,近年有部分研究发现,其可能导致支气管和肺水肿的风险增加,呼吸困难加剧。观察国外研究也发现,大多医疗机构并没有推荐使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气道湿化液,而国内对此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而对于0.45%氯化钠溶液,张家垒等人[22]认为0.45%氯化钠溶液更适合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对于治疗气道切开后的各类并发症极其有效。

1.2药物湿化液

药物湿化液主要分为单一药物湿化液以及联合药物湿化液。盐酸氨溴索是是单一药物湿化液的代表药物,是粘液稀释剂之一,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肺泡表面活性剂的生成,促进支气管上皮的修复,同时它也可以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进而促进排痰。另外庆大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也可以作为药物湿化液,其作用可以稀释痰并促进吸入或咳嗽。对于联合用药而言,联合使用药物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善不良气道环境,但是没有标准化的药物治疗指南,这些指南仅限于临床医生的经验性使用,最终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2喉癌术后气道湿化的方法

由于喉癌术后常常会发生管腔内分泌物粘结,遭受细菌人侵的情况,因此必须提前预防这种情况,使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充分气道湿化。

2.1持续气道湿化法

持续气道湿化法首先选用0.45毫升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8000U(2套),使用精密输液器,切换到512头皮针,切断头皮针,将头皮橡胶管插入套管2~3厘米,以4~6滴/分钟的速度持续滴注,在滴注瓶上悬挂明显的气管内滴注迹象,严格保持滴注速度,并说明家属和患者保持滴注速度的注意事项。

2.2间歇气道湿化法

间歇性气道湿化在临床上已逐渐被相对安全的雾化吸入所取代。间歇性气管内滴剂选用0.9±10毫升加糜蛋白酶4000u,根据痰液体积和粘度,每30分钟~2小时滴一次药,每次2~3毫升,吸痰时间根据痰液体积和患者随时吸痰的需要进行调整,使患者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7~100momu琼等喷雾瓶装间歇性气道湿化法,适用于喉癌患者术后。喷雾剂组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和刺痛咳嗽的发生率低于正常组(p<0.05)。鲁大雄等发现间歇湿化组和连续湿化组术后1~7天气道湿化效果良好(p>0.05)。在间歇加湿过程中,护士经常会遇到各种情况,包括病人的恐惧、外出、入睡、体位不适等,这使得操作不能顺利完成。

3气管切开术后的辅助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周围皮肤和呼吸道分泌物上的细菌污染,气管切开术容易被感染。临床上预防感染的常用方法是在气管切口处放置无菌纱布套垫。相关文献表明无菌纱布插管垫不能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应在切口处放置预防性和靶向性药物诱导气管插管垫。氧疗可用于治疗气管切口,即使用灭菌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两次/d,对感染和预防切口也有显著效果,操作方便,经济实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对于切口处的敷料,通常使用Y形消毒纱布进行填塞,并且每天至少更换一次。如果痰太多,需要随时更换,其缺点是切口处的纱布线末端容易积聚或从气道脱落,导致感染或呛咳。此外,纱布垫不能预防和治疗切口感染,而药物诱导的气管袖带垫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使用氧疗治疗切口,即使用无菌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两次/d。在远离切口的ICm处,在切口处用45%的氧气直接吹20分钟,可对切口的治疗和预防产生显著效果.

4气管插管的护理

4.1外套的固定

在操作过程中,定影带的紧固表面直接与操作者相对。穿过气管插管固定孔后,将带子的一侧折回粘贴,另一侧采用相同的方法。然后两端系在脖子后面。最后,根据患者的颈部周长调整松紧度。操作完成。这种方法可以使紧固更加牢固。

4.2内壳的消毒

防止局部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是对内套管进行消毒。胡婷认为用浸泡、清洗、煮沸等方法对金属内套进行消毒简单有效,能有效促进护士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取放内壳之前,应将气道中的痰吸干净,从喷嘴喷出的分泌物应随时清除并擦拭干净。

5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呼吸道的湿度和温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起到保护气管纤毛的作用。行气管切开术,可以促进梗阻的缓解和有效气体交换的增加。然而,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常导致纤毛运输时间和分泌物含水量减少,导致患者呼吸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感染率上升。因此,需要持续的湿化护理来保证呼吸道粘膜炎的正常运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难度大大增加,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护理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对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监测,危重患者出现更多的急症,这也是喉癌患者气管切开后产生粘痰、呼吸道感染、痰痂和气道损伤的主要诱因[4-5]。因此,护士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能够有强烈的急救意识,熟练操作仪器,以一丝不苟、深思熟虑和负责任的方式开展工作。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自由处理,加强夜间巡逻,密切监视呼吸道情况,尽量避免并发症。病人的合作在治疗和护理中非常重要。护士应将心理护理融入护理过程,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温娴松,吴湘玉,李延萍,刘烈萍.喉癌术后早期带气囊气切导管患者的气道湿化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08):618-620.

[2]卢大松,冯勇军,曾春荣,王明靖.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07):1017-1019.

[3]沈佩,周荣.持续湿化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要点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4):182-184.

[4]储冬吟,秦小夜.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对喉癌手术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143-145.

[5]孙英,吴洁.喉癌患者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9):128-129.

[6]万显秀,石冬梅,刘桂凤.口腔咽喉部肿瘤术后气道造瘘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