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长期插管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血液透析长期插管病人的护理

赵晓霞

赵晓霞(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太宇医院血透室江苏泰州2255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11-01

血液透析首先应建立一条血管通路,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必要条件。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血透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一部分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而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就不适应。对于这些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自2008年2月~2013年6月,共对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置入术,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5-69岁。原发病分别为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均为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内瘘堵塞的患者。

1术前护理

安置导管前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理解及合作。由于长期留置导管术为有创手术,患者易产生恐惧感,告知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方法及成功例子,并告知其术中的注意事项,如体位配合、手术过程中如何调整呼吸以及避免咳嗽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更好地配合手术。在患者身体状况许可的条件下,预先洗头、沐浴、清洁皮肤。

2术后护理

隧道上口一般在术后7~10d拆线,而隧道下口在术后4周方可拆线。注意观察留置导管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

3操作护理

为预防导管感染的发生,插管时最好在相对无菌的手术室内进行,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杜绝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感染发生。每次透析前严密观察插管局部有无出血、血肿和滑脱,严格消毒导管及插管处皮肤,按常规消毒导管的动静脉接头,去除肝素帽,先抽出保留管内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注入首剂量肝素或直接接上透析管路,进行常规透析,透析结束后,动静脉导管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10ml,以保证管腔内无血液,再注入2ml含1000~1250U肝素的生理盐水,并以肝素帽封口,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透析过程中要固定好透析管路,防止挤压扭曲。

4并发症的护理

我院15例行长期插管病人中有2例并发症,感染1例,血栓1例。(1)感染患者病情,导管出口部位红、肿、热、痛,无其他原因的发热寒颤,抗生素治疗不理想,导管拔出后症状消失。导管出口感染时,予局部规律消毒,更换敷料或口服抗生素,一般炎症即可消除。隧道感染时,临床上常见透析开始1h左右,患者出现寒战,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部位感染后,应考虑导管内的细菌致全身感染的可能性,应用抗生素治疗静点并管腔内抗生素封管,治疗10~14d无效者必须拔管,必要时拔管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周。(2)血栓患者预防最关键最基本的是透析结束后用肝素封管,如在抽吸过程中如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向导管推注,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可用5~15万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5ml,注入导管内,保留15~20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可以重复进行。也可以用10万U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5健康教育

留置导管后应作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如需淋浴,应将导管及皮肤出口处用无菌敷料封闭,淋浴后及时更换敷贴,置管侧上肢应避免提重物及进行剧烈活动。同时可将置管处内层衣物剪开并上拉链,以便透析时使用,避免受凉、污染等。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严格限制其他医疗应用,如抽血、输血、输液等。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是血管通路技术中一种较好的方法,手术简单,避免了长期穿刺,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对于内瘘难以建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易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