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谈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谢永萍

青海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海810001

【摘要】高寒地区在其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独特魅力为城市的景观营造了特有的自然环境,地质及气候条件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制约城市进步重要因素。基于此,笔者重点探讨了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关键词】高寒地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一、高寒地区景观设计空间的影响因素

高寒地区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由于地理位置不同,高寒地区城市都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气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室外温度寒冷

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高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通风环境。在高寒地区既需要冬季保温,又需要引入夏季风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影响。

(二)绿化景观减少或消失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三)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体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严寒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的户外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致使原本就冷清的居住区景观闲的更加凄凉,没有了运动和休闲娱乐的氛围。

二、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对策

(一)植物要素

1.多培育姿态好、色彩丰富的树种

高寒地区居住区应该积极的加强适合寒地气候的耐寒树种的培育,还可以多渠道、多方面引进本地带范围内及国外相近似的气候带植物。寒地城市冬季气候严峻,绝大多数树木落叶枯萎,应着重挖掘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在雪后呈现一片银装素裹的优雅景象。一些形态向上伸展的树种,除了充分挖掘树冠的自然形态外,还可把植物修剪成各种人工形态,因为寒地城市的植物生长较慢,不用常修剪,而且在冬季落叶时植物仍保持一种人工姿态,白雪覆盖后也可作为雪雕观赏。

2.充分考虑季相变化

寒地城市四季分明,在居住区内体现出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季相变化特征,不仅能给人变幻多姿,寓于情趣的审美感受,也体现了植物与季节的和谐性。这一点落叶树体现得比较突出:春季初发嫩绿色的枝叶和鲜艳的花朵;夏季形成浓郁的树荫;秋季的树叶色彩斑斓;冬季枝干形态呈现优雅画意。春天虽万物复苏的季节,但由于寒地城市春来较迟,因此在设计时可选用春季较早开花的花木品种,如迎春花、桃树、杏树、梨树等,秋景设计可用秋季花木,如菊花、杨树等为主,展现植物的丰富色彩;冬景设计可以选用耐寒植物为重点,雪后的松、柽柳往往给人一种诗意。

3.配置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

居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多样化,做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高大通直的植物能在空间中产生垂直感和高度感,如新疆杨可作为其他景物的背景树。平展的植物使设计构图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如榆叶梅、连翘能和低矮水平延伸的景物相协调,能延伸景物的轮廓,与环境相融合,可作为不同形体景物的调和树种。造型奇特的植物可作为孤植树,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构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二)建筑要素

在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建筑要素是决定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是居住区的主体部分,决定着居住区的风格特点,通过建筑可以表现出寒地城市的地域特征。此外,由于气候与建筑关系密切,通过建筑群体的不同组合可以改善环境小气候,创造怡人的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

1.充分考虑建筑密度

在进行高寒地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应有意识地重视对建筑密度的把握,建筑密度与日照时间密切相关。对于寒地城市而言,日照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即需要冬天有足够的日照,而夏天又能有效地遮阳。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权衡来确定建筑密度。一般来说,寒地城市居住区的建筑密度要使其达到允许的较高限,这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能增强居民的室外热舒适感,并可以节省热能。

2.采用合理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

寒地城市居住区的建筑布局与日照、防风和通风关系密切,若合理规划,可以形成夏季通风遮阳、冬季充满阳光又遮蔽寒风的小区环境景观空间。高寒地区冬季防寒是关键,为了保温蓄热,形成遮避寒风的小区环境景观空间,应该多采用沿基地周边布置建筑物的形式,这样可以形成封闭性较强的院落空间。

3.把浅而暖定为建筑主色调

环境色彩和光照对居民的热舒适感有一定影响,在低温条件下,暖色环境比冷色环境更令人感到舒适愉悦。根据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其建筑色彩可选用:暖色调为基调,在明度上以淡雅、明快的浅色为宜;以一种大面积的色彩为主导色,另配小面积的调配色。明度大的浅色调墙面可利用太阳光的反射增加对面房屋背光面及其地面阴影区的明亮度,暖色可使人们产生温暖感,所以这种浅而暖的色调应是寒地建筑的主调。

(三)水要素

1.水景要小而精

在我国寒地城市普遍都存在水资源僵乏的状况,再加上生产生活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清洁的水资源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所以在水环境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尽量利用自然存在的池塘、湖泊等水资源,减少开挖大面积的水面,争取以小而精取胜。

2.水的分季使用

由于寒地城市的气候条件,“冻涨”是水景运用时的关键问题。因此到了冬季无论是水池还是喷泉都进入“休眠”状态,因而寒地城市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用功能上的多元化。分季使用原则指的就是通过考虑不同季节对水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构造和功能上的特殊要求,使水的作用在四季中都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水的意象设计

寒地城市的水资源有限,居住区中各种水景的设计应慎重采用,我们可以运用水的意象设计,引发人们对水的联想,产生精神意义上的水体设计,或者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融水的形、色、声于一体及水、电、气、光于一身,形成虚幻飘渺的独特的水景艺术形式和新颖的喷泉文化。充分利用水的特性,结合寒地城市气候的特点,是进行寒地城市水环境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值得思考的是,在寒地城市不是不能用水,关键是如何在尊重水性,人性的基础上用好水,只有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好的水质景观。

(四)环境小品

1.环境小品应与环境融合

北方寒地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小品是寒地城市居住区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设置是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每一个居住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环境小品的设计要根据居住区建筑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与爱好,空间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寒地城市的民俗习惯等,选用适合的材料,小品的形式与内容要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成为有机整体。

2.环境小品应适合寒地气候

对于高寒地区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一些环境小品配置应考虑冬夏两季两用,如室外座椅就适合使用木质等热传导系数小的材质,冬暖夏凉。

总之,高寒地区小区景观设计应该突出地方特色,既要与城市文脉相承袭,又要和当地的气候、风俗、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同时还应该具备时代特征和独特的个性,从而打造出具有寒地特色的、让寒地人自豪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鹭.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05

[1]刘雁.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景观设计[J].今日科苑,2009,06

[2]王凯宏,张世聪.寒冷地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