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周彬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边坡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几种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以此来加强对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

关键词: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

1.常见边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

(1)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对于边坡表面处理,可以使用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对岩土体进行封闭保护,这样有利于避免岩土体发生风化作用。

(2)锚杆(索)加固技术。该项加固技术指的是使用锚固法将稳定性较差的岩土体固定在岩土层上,从而有效传递拉力和剪力。锚杆(索)加固法适用于各类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其中锚固结构有锚杆或者锚索,同时,根据是否需要预先施加应力,还可以将锚固结构分为预应力锚固结构以及非预应力锚固结构。

(3)柔性防护网加固技术。该项加固方法的主体结构是柔性网,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采用覆盖法以及连接法两种防护方法。另外,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动防护系统。其中,主动柔性防护系统通过张拉绳与锚杆,能够避免随时掉落问题;而被动防护系统是由锚杆、钢丝绳等组成的,在实际应用中,有利于缩短工期。

2.边坡工程概况

某边坡标高为186m,坡高34m,在整体构造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在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边坡滑塌以及边坡裂缝等地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预应力锚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3.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3.1封堵裂缝

对于边坡顶部裂缝,可以采用黏土进行封堵处理,封堵完成后铺设防水土工布,然后继续填充黏土,连接两侧坡面;对于破面裂缝,可以喷射10cm混凝土进行封堵,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材料中,还应该加入一定量的速凝剂。另外,在裂缝外侧,还应该采用浆砌片石设置一层

挡水埝。施工完成后,还应该检查裂缝是否会会出现扩张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然后再进行后期施工。

3.2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1)测量放线工序。在该项工序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准确放线。由于该边坡为平缓弧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开口线能够平缓过度。在削坡环节,可以使用挖掘机进行挖掘,然后再利用人工开挖的方式清除破面杂物,避免出现杂物滑落事故。

(2)钻孔工序。对钻孔孔位进行准确放样,将误差控制在±2cm以内,然后准备钻机。在本次边坡治理中,采用非自行式中型潜孔钻,使用钢管穿过钻机底部,将其固定在施工脚手架上。在钻进施工中,缓慢并连续推进钻具,使得钻头能够与孔底充分接触。在钻杆前端位置安装有冲击器,在压气作用下,钻头会获得较大能量,使得岩石不断受到强大的冲击力。

(3)清孔工序。钻孔达到孔深要求,然后空转钻机,钻杆向孔底雅琪,将孔内残留物喷出。

(4)锚索制作安装工序。第一,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截取一定长度的钢绞线;第二,对锚索自由段做好防腐保护工作;第三,对锚索中的每根钢绞线进行检查,确保顺直,然后安装入炮孔中。

表1钻机技术参数

(5)注浆工序。浆液随拌随用,确保在初凝前使用完。在本次工程施工中,注浆管出浆口与孔底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350~450mm之间,自上而下压注,当浆液从孔口溢出时,即说明注浆完成。

(6)格构梁施工。①钢筋安装和模板支设工序。将定位筋安装在边坡坡面上,将定位筋插入岩体1m深度。结合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格构单元格的尺寸为3m×3m,混凝土用量为1.35m3左右。横梁底模和侧模所用原材料为松木板,横梁底模支架如图1所示。②混凝土浇筑工序。在本次边坡地质灾害防治中,所用混凝土材料为商品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拌和,并进行抽样检测。混凝土拌制完成后可以使用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再进行浇筑施工。

图1横梁底模支架示意图

(7)预应力锚索张拉工序。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5%左右时,即可进行锚索张拉施工。结合工程需要,设计设计张拉力15%-30%-110%的次序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持荷15min作用,然后再使用混凝土材料对锚头进行封闭处理。

(8)监控测量。对于锚索张力,可以使用液压式测力计进行监测,首先安装测力计,然后在前10d,每天测量一次,然后在后20d每3d测量一次,最后每个月测量1次即可,监测周期为1年。经过严格的监测,确保坡面变形量在5‰H以内,说明质量合格。

4结语

边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边坡地质灾

害治理工作也较为复杂。在治理边坡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了解切实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解决措施,方能有效解决边坡地质灾害的问题,提高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刚.岩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中爆破技术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6(1):46~47.

[2]田中峰.探究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J].地球,2015(8):45~46.

[3]赵欢.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构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