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对手术室患者护理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文关怀对手术室患者护理的价值分析

刘雄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护理组患者在综合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大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可以进一步的促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手术室患者护理;临床价值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需要手术的病症也越来越多,不管手术是大还是小,都使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紧张以及恐慌的情绪,因此,在手术期间,就更需要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1]。为此,本文对2015年9月~2017年8月手术室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护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腰麻或连硬外麻下进行手术。通过随机分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护理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12±3.7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24±4.10)岁。比较护理组与对照组需要手术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护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研究。

1.2护理方式

对护理组手术室患者在综合性的护理方式下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方式,即在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强化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良情绪,如恐慌、焦虑、紧张等情绪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知晓病症的知识,告知患者手术以及麻醉的安全性,让患者缓解在术前的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面对手术,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从而促进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身体恢复。

[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患者的需求,并且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缓解紧张的心情,从而使得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感,遇到特殊的情况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处理情况,解决手术中突然出现的状况。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的注意患者的情况以及体征变化,做好对应的措施。

[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整理好衣服,并擦拭在手术后遗留下来的血迹以及消毒液的痕迹,整理好各种管路,贴好各种管路的标识,同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医生一起用手术室的专用平推车把患者安全平稳送回病房。若患者因为手术而引起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鼓励、安慰与支持,疼痛难耐者遵医嘱给予药物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也需要不定时的去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产生[2]。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缓解手术压力,促进患者进一步的康复。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手术之前需要指导患者如何面对手术,手术之后根据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及时的利用药物缓解患者的痛楚等。

1.3评价指标

护理期间,对护理组手术室患者与对照组手术室患者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作为依据,经过护理之后,对比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性。

显效:通过护理之后,患者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且十分满意护理人员的护理。有效:通过护理之后,患者引发伤口感染,通过护理人员及时处理,解决了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无效:通过护理之后,患者伤口引发感染,且发生了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护理满意度判断

患者出院时应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沟通技巧、操作技术、知识掌握程度等,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患者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5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过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相对比,可以看出,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例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例大,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手术室护理对手术顺利与否及手术效果意义重大,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更是密切相关。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模式和理念也需作出优化,以满足患者、医生等多方面需求。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重视每一处细节,在手术室环境,人文关怀,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最终保障手术顺利完成。

人文关怀护理方式是以患者为主体的护理模式[3],不管是在术前、术中还是术后,都能够让患者发现,手术并不是那么可怕的,能够让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4]。人文关怀护理还能够让患者更加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更多的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且,让患者了解到,自己是被护理人员、医生重视的,还能够让患者树立起强大的战胜病魔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在术后尽快的恢复健康[5]。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综合性护理与强化人为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护理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且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由此提示,护理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也就表明,对患者在综合性的护理情况下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飞.全程人文关怀对手术室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7):136-136.

[2]万林.护理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00-202.

[3]江惠.手术室患者68例全程人文关怀后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248-248.

[4]阎辉,闫玲,王运平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5):486-487.

[5]石彦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