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前牙300例治疗体会

/ 1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前牙300例治疗体会

王振武盛妮妮

王振武盛妮妮(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266742)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61-01

金属烤瓷全冠(PFM)修复技术对牙冠严重缺损或形态、颜色异常的恒前牙进行修复治疗,可以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光泽,获得很好的美学效果,现将2008年2月——2013年8月300例患者760颗患牙应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3个月——5年复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病例300例患者中男132例,女168例,年龄16——58岁,平均为38.4岁。上前牙481例,下前牙279例,龋齿牙420颗,外伤性冠折牙126颗,畸形牙(过小于,锥形牙)70颗,牙颜色异常(四环来牙,氟斑牙等)80颗,牙间隙过宽64颗,患者咬合关系都很正常,无对刃颌或反颌,各病例牙根稳定,无牙周病及牙槽骨吸收现象,对需行牙髓治疗的病例经治疗随观2周后无复发症状再行修复。

2、牙体预备用柱状金刚砂钻按牙体预备要求磨除牙齿的各方面和切缘,去除龋坏组织,唇面不论是切龈向还是近远中向均都制成凸形,颈缘预备槽形肩台,对固定不理想的拟置固位桩的行根管桩核的就位道制备,对过小牙在考虑有足够固位力的前提下,尽量保留牙体组织,对尖牙近中唇面在不损及牙髓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磨除。

3、金属烤瓷全冠制作按照PFM的制作要求先在代型上形成金属基底的蜡型。舌侧外形与一般金属相同,而唇侧厚度为0.35——0.5mm,表面制成凸形或平面形,切忌制成凹形或有锐角出现,金属与烤瓷交接处不应放在牙颌力集中区。蜡形制作完成后,常规方法包埋,铸造金属底冠,金属基底经除气和预氧化处理后,先用不透明遮色剂均匀涂于金属基底的表面,放在炉门口干燥后,放入650℃炉内升温至900℃,抽真空10——1Kpa,然后立即取出,在室温下冷却,但不透明瓷厚度不超过0.2mm。再将配好颜色的烤瓷粉调和并涂布在牙冠的本体并排出水分。雕刻成形,在切端处涂布切端瓷层,干燥后放入600℃炉内烤至930℃,取出后逐渐冷却,然后再均匀涂布一薄层透明的釉瓷浆,干燥后放入650℃烤瓷炉内,在空气中升温至830℃,维持5分钟,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完成PFM全冠制作过程。

二、结果

本组760颗经修复3个月——5年的患牙复查结果见表,其成功标准为无自觉不适,形态和颜色逼真,患者满意,牙冠不松动,脱落,咀嚼功能正常,无叩击痛及其他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征象。

760颗牙复查结果

分类牙例数成功牙数失败牙数失败原因

脱落瓷裂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龋病4204128215

外伤性冠折牙1261224202

畸形牙70673030

牙颜色异常80791010

牙间隙过宽64631100

三、讨论

1、金属烤瓷全冠由于兼容了金属冠与烤瓷全冠的优点,在口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颜色、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会变形,色泽稳定,耐酸碱,属终生性修复。

2、对龋病牙420颗之中的8颗失败分析,其中5颗引起牙髓、牙根病变,2颗脱落。金属烤瓷牙不是绝缘体,口腔环境对牙髓的刺激较直接,中深龋常规封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牙髓安抚治疗或用氢氧化钙糊剂作垫底处理。对脱落分析考虑为龋坏后健康牙体组织偏少或影响固位形所致,此类病例必要时需行牙髓牙根治疗后增加桩核等固位形后再修复。

3、外伤性冠折126颗中的4颗失败,其中继发性牙根病变2颗,脱落2颗,冠折牙常有牙根、牙周受累,短期内无明显症状者,临床对此类患者不论有无明显症状需常规观察2周或行彻底的根管治疗,对缺损较多的外伤牙除了尽量保留残留牙体组织外,还可考虑制作根管桩核,修复时可将咬合略微降低,以利牙龈、牙周膜的修复。

4、畸形牙70例中3颗失败均为瓷裂,因而在考虑固位力的前提下应将切缘磨平,以防修复后出现侧向力导致瓷裂,另一方面舌侧的牙体也应全面预备,增大粘接面,以防脱落。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金属烤瓷牙的制作成本逐渐降低,而且PFM有其良好的颜色选配性,稳定性,形态的可塑性,其完全可以取代塑料桩冠,聚酯冠修复,很值得我们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