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工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268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工作体会

杨丹丹

海门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海门226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268例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实验室分枝杆菌培养工作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提高培养的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就我院2012年11月结核病实验室成立到2015年6月期间对6000多例就诊者的痰标本所做的痰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氏法)显微镜检查,选取其中268例涂阳患者(包括初发患者、初治失败者、及大于5个月复发者,不包括其它时间段涂阳的随访者)进行罗氏培养。结果:初发培阳率为96.7%,污染率为1.86%,复发培阳率为73.3%,污染率为0。结论: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工作是为诊断结核病提供依据与参考的重要环节,对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工作体会

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不论是从传染病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还是从临床诊疗的角度来看,都是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分离培养更为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提供菌株来源的重要环节[1]。我院结核病实验室于2012年11月成立,主要任务是对就诊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对阳性标本再做罗氏培养,并将培养出的菌株送至上级单位(南通市疾控中心)进一步做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通过对268例分枝杆菌培养结果的原因分析,笔者总结了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工作体会,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

我院自2012年11月以来诊治过的268例涂阳患者(包括初发患者、初治失败者、及大于5个月复发者,不包括其它时间段涂阳的随访者)的痰标本。

1.2试剂与仪器

使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萋尼氏结核菌染色液进行抗酸染色、酸性罗氏培养管试剂进行培养,仪器有OLYMPUS-CX21FS1显微镜,Thermo孵箱,EscoclassⅡBSC安全柜。

1.2培养方法

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09版)标准化操作对本组患者的痰标本采用萋尼氏法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后均镜检,然后对阳性标本按《结核菌培养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10版)标准化操作进行罗氏培养。

2结果

由表1可知,本组涂阳患者的痰标本检测与培养结果有五种情况,即初发培阳、初发培阴、复发培阳、复发培阴、污染,本次培养结果中初发培阳率为96.7%,污染率为1.86%;复发培阳率为73.3%,污染率为0。表2为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的关系,表3则是工作前期(2012.11~2013.12)与工作后期(2014.01~2015.06)的培养结果比较。

注:初发者中除去4例污染,1+包括1~8条/300视眼。

3讨论

一般来说,初发培阳是培养工作所期待的结果,笔者分析了表1中培养结果,其中大都长势良好,而少数因某批次培养基问题,还是有少个菌落生长。对于未治疗患者,一般涂阴率不超过10%,污染率不超过5%(按照《结核菌培养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标准)。而出现初发培阴的结果原因主要有:标本量少、标本含菌量少、某批次培养基不合格、标本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等;复发培阳的原因包括初治失败、后确定为耐药者、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数据来自南通市疾控中心);复发培阴的原因除了与初发培阴的原因相同外,还包括排出为死菌、老病人用药后再来就诊、细菌活力被抑制等原因。造成污染的原因则有四点:①合并了其它细菌,如真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②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未进行及时处理或采取冷藏措施;③培养基虽在保质期内,但已发生肉眼看不见的污染;④标本间交叉污染。

目前分离培养仍是基层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结核病的基本方法[3]。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为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提供菌株来源,而提高培阳率是为药敏实验提供有效菌株来源的关键[4]。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初发患者,涂片阳性级别越高则培阳率越高,4+和3+的培阳率都为100%,由于2+和1+的含菌量少,所以培阳率有所降低,加上有的标本含菌量本身就少,而标本量又少,这就使得培阳率难以得到保证。复发患者的培阳率与涂片阳性级别的高低不成正比,因为,如果是在抗结核治疗期间,病人则会成团排菌,并且排的是死菌,那么就会出现涂阳培阴的结果。关于成团排菌,这是笔者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见图2中油镜下的抗酸杆菌是散在分布,一般是初发者,而图1中是一大团分布,一般是复发者。加上涂片镜检分级计数报告虽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的标准报告结果,但不排除有一定的人为误差因素。在整理数据过程中人为地将培养期分为了工作前期(2012.11~2013.12)和工作后期(2014.01~2015.06),表3数据显示工作后期培阴率和污染率均低于前期,说明本院实验室成立前期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这项工作上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主要以借鉴经验为主,而后期在自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使培养工作在操作等各方面都更为准确与合理。但从表中不难看出,复发的培阴率却反而有明显上升,这与复发病人的治疗过程有关。

通过对培养结果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工作之前,应先做好对病人的教育与宣传工作,从而确保标本留取的质量;在培养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实验操作,认真细心,使实验室误差减小在最小范围,从而提高培阳率;在培养结果出来后,要善于分析结果,寻找原因,积累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培阳率。

结核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疾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加上国家农保政策的普及与实施,医疗环境与设施日趋完善,在全球基金的落实下,结防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地工作,肺结核病人的就诊率和发现率有增无减[1]。近年来,耐药菌(单耐、多耐甚至全耐)的出现,使得药敏实验变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而作为提供菌株的实验室,其培养工作也显得愈发重要。从理论上讲,涂片找见抗酸杆菌,应该都能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结果并非如此。实验室分枝杆菌培养工作是临床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在结核病疫情的严峻挑战下,这项工作对于防治结合病疫上显得尤为重要[5]。实验室工作人员只有不断的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每一步工作,才能使实验室分枝杆菌培养工作为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病人,为结防工作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罗丹.广西耐药结核病流行特征及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

[2]赵丹.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对结核病诊疗价值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3]童莉.抗酸染色阳性痰涂片刮取物扩增分枝杆菌基因的初步探索[D].广州医科大学,2014.

[4]陈玉芊.临床痰标本中L型细菌的筛查及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变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0.

[5]邹盛华,戴腊梅,张丽水.BACTEC960培养阳性530株分枝杆菌的形态学特征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09,15(04):195-19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