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与行为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与行为的调查分析

孙端

孙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与行为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00人发放问卷,并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在症状、饮食、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压方面知晓率较高,而在病因、防治、合理用药以及疾病危害方面知晓率较低。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饮食、吸烟饮酒均控制得较好,而在运动方面做得不足。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行为尚存在不足,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着重强调疾病的危害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高血压认知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等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与糖尿病、癌症一起被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据调查,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约2亿,而得到良好控制的仅占6.1%[1]。高血压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见效慢、反复发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生活节奏迅速的今天,高血压的防治尤为重要,许多高血压患者依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难以对病情进行控制。然而高血压是一类与生活行为息息相关的疾病,患者对高血压尚未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依赖服药等等治疗是不可取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高血压患者100人,其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排除:不识字且无家属代为填写者;无法与调查者进行沟通的患者;合并重大脏器疾病甚至昏迷者。

1.2调查工具及方法

自制高血压认知知晓率问卷调查表,经2位心内科专家审核认可。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经济收入(月收入)、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是否住院、合并症。(2)高血压知识:病因知识、症状知识、疾病危害知识、防治知识、用药知识。(3)患者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酒、合理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7%。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参与情况在97份问卷中,男性61人,女性36人;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的46人,高中或中专的27人,大专及以上的24人;确诊高血压时间为一年及以下的51人,1-5年的19人,5年及以上的27人;住院患者40人,门诊患者57人;合并其他疾病的34人,单纯性高血压病的63人。

2.2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认知情况

表1高血压患者认知知晓率情况表(n=97)

2.3生活方式从表2可以看出,97名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与吸烟饮酒方面控制得较好,而运动方面控制较差。

表297名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表

3讨论

3.1由表1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在症状、饮食、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压方面知晓率较高,而在病因、防治、合理用药以及疾病危害方面知晓率较低。高血压患者往往只知道自己个人患高血压的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是片面的,有的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患高血压,仅仅只是被确诊后遵医嘱用药。因此,在健康教育方面,医护人员不仅应告知患者本身存在的疾病原因,而且应适当告知其他相关因素。高血压的防治与病因息息相关,只有让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患者才懂得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与控制。同时,高血压是—种慢性病,必须坚持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指导用药时应讲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突然停药。医院可针对性给患者发放书面教育资料及小卡片,使患者可以看书自学,再加上护士的指导,有助于患者初步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系统知识,进一步来正确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3]。

3.2从表2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吸烟饮酒均控制得较好,而在运动方面做得不足。研究表明,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降6-7mmHg),且对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对抗,减轻体重有利[4]。因此,适当运动是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控制血压中的重要部分。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应着重强调其重要性,协助患者制定运动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可指导患者妥善安排工作与生活,适量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车,体操,练气功等是较好的锻练方法[5]。

4小结

高血压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是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全面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不仅需要医生的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更需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遵从医生的医疗方案并结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6]。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激发患者主动改变生活方式,增加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李迪,何元军,廖朝明.影响高血压医嘱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5):9604—60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苑慧,杨莉,秦占燕,等.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分层次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1:84-85.

[4]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270.

[5]黄如兰,冯百宁.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1,17(9):160-160.

[6]王晓秋,皮治兵,叶海静.高血压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