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脱位牙再植90例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外伤性脱位牙再植90例的临床分析

任志学任飞雪马兰赵宁宁卢晓艳

任志学任飞雪马兰赵宁宁卢晓艳(黑龙江省大庆市志学齿科150400)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243-01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外伤性脱位牙再植便于总结经验。方法90例外伤性脱位牙病人行再植术,观察3-9年并总结分析。结果90例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79例,占87.7%。结论再植术的成功率与就诊时间和保存方式关系密切,掌握可靠的固定方法,能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术

牙外伤性脱落是是指牙齿完全离开牙槽窝的一种外伤,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生于前牙,致病的原因主要有外伤打击、跌倒和交通事故。牙再植是治疗外伤性脱位牙最佳的方法,它能保存患牙、恢复咀嚼功能。本文就1999-2008年共收治90例外伤性脱位牙行再植术的患者,随访3-9年,现对这90例外伤性脱位牙行再植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1999-2008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志学齿科治疗的90例外伤性脱位牙行再植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2.5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22例。90例外伤性脱位牙患者均系外伤所致,其中跌伤最多,为58例;击伤为12例;交通事故20例。牙离体时间最短为15min,最长为37h。就诊时脱位牙的保存方式为:将脱位牙放回口腔内的患者12例;用塑料袋盛自来水保存脱位牙的患者23例;脱位牙弃置后返回寻找并将脱位牙存于盐水中的患者10例,用手握、纸包裹脱位牙的患者42例;将脱位牙浸泡在酒中的患者3例。

1.2治疗方法

1.2.1患牙处理由于外伤脱位牙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故立即用生理盐水洗去脱位牙表面污物,刮净牙结石,尽量保存残余牙周纤维,再放入庆大霉素液中浸泡10min,然后再浸入生理盐水中备用。所有患牙术前均未行牙髓处理。

1.2.2牙槽窝的处理与植入:常规局麻下取出牙槽窝内异物,用生理盐水冲净窝内血凝块,严禁搔刮牙槽窝,以保存残存的牙周膜,如有需要则复位牙槽骨,缝合撕裂牙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牙槽窝,将离体牙植入牙槽窝,轻压,使之与牙槽窝官密合患牙固定嘱患者正中咬合,使牙齿完全复位。

1.2.3固定与调磨:使用暂时性材料进行半坚固固定4-6周[1]。对于多个牙的外伤可以使用正畸托槽,固定材料应当远离牙龈,便于清洁牙齿,适当调牙合。

1.2.4术后处理:全身给予常规抗生素5D预防感染,口腔内用漱口液漱口,并鼓励刷牙。定期复诊一周一次,4周内不用患牙切咬食物。

1.2.5疗效标准术后分别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分别进行随访复查,拍X线片,牙髓活力实验,观察疗效。设立疗效标准为:1)成功,即牙齿功能恢复良好,无牙周袋,牙龈附着正常,松度不超过Ⅰ度,X线片示根尖无明显密度减低区。2)失败,即咀嚼功能差,Ⅱ度以上松动,根尖稀疏区超过根长1/2以上或伴有肿痛或窦道者。

2结果

90例外伤性脱位牙行再植术的患者中成功79例,占87.7%,失败11例,占12.3%,失败的病例均因牙根广泛吸收伴根尖周炎者被拔除。

2.1脱位牙离体时间与成功率的关系

90例再植牙患者中,2h内就诊的患者75例,进行牙再植后成功了74例,成功率为98.7%。2h后就诊的患者15例,成功5例,成功率为33.3%。从本组病例可看出,牙离体时间小于2h的患者成功率高于牙离体时间大于2h后就诊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保存方式与成功率的关系

90例再植牙患者中,干燥保存者52例,他们进行牙再植后成功了42例,成功率为80.8%(脱位牙弃置后返回寻找并将脱位牙存于盐水中的15例患者列为干燥保存者)。90例再植牙患者中,湿保存者共38例,成功37例,成功率为97.3%。该结果表明,湿保存成功率明显高于干燥保存者,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伴牙槽骨折与单纯牙脱位的比较

90例再植牙患者中,牙脱位伴牙槽骨折者57例,进行牙再植成功了48例,成功率为84.2%;90例再植牙患者中,单纯牙脱位者33例,进行牙再植后成功了31例,成功率为93.9%。这说明单纯牙脱位的再植成功率高于牙脱位伴牙槽骨折者,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组90例疗效观察显示,外伤性牙脱位再植术是保存患牙、恢复咀嚼功能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当前公认的影响牙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就诊时间和脱位牙的保存方式,有研究证实脱位牙离体30min后牙周膜水肿、变性,30min内植入可以恢复牙周膜活力,有利于牙周膜愈合。脱位牙再植术成功率与离体时间和保存方式有明显联系[1]。本组78例成功病例中有69例在1.5h内就诊。证明就诊时间越短,再植牙存活率越高。11例失败病例中,主要是弃置、干置时间过长,保存方式不当有关。11例病例中大部分是用纸包裹后就诊,有研究证明,脱位牙的早期植入可以减小牙周膜水肿,变性程度,利于牙周膜血液循环,促进牙周膜生长,牙髓也有可望成活。一般在30min之内植入效果最好[3]。本研究78例再植成功病例中,牙髓存活者的9例病例年龄均在24岁以下,且离体时间不超过30min。由此可见,年轻恒牙因牙根尖孔粗大,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加上及早复位再植,牙髓牙周膜可以重建。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工作,使患者及家属增强早就诊意识,为保存患牙提供机会。

目前,对外伤性脱位牙是否行牙髓治疗意见不一致,有资料表明[2],口外干置时间低于20min者牙周膜愈合几率较高,而超过60min牙周膜细胞将坏死,故有人提出牙髓治疗须在再植前进行。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进行牙髓治疗,成功率并不低,而且为脱位牙的早期植入赢得了宝贵时间,笔者认为术后如患牙有症状,再行根管治疗也不迟。本组牙再植成功后对21例有症状者行根管治疗术,其中2例在术后半年出现根尖周炎症状,19例在1年后出现症状而行根管治疗,也获得了成功,但11例失败病例是否与此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牙齿植入后,采取良好的固定方法也是再植成功的关键。本组均采用暂时性材料进行半坚固固定固定患牙4~6周,对于伴牙槽骨骨折或多个牙脱位者,附以光固化树脂,将患牙与邻牙粘接固定,使其更加稳固。经临床实践证明,牙再植术确实是治疗牙外伤性脱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葛立宏.牙齿外伤手册[M]2006,第二版,p49-50.

[2]LeeJY,VannWFJr,SigurdssonA.Managementofavul-sedpermanentincisors:Adecisionanalysisbasedonchan-gingconcepts[J].PediatrDent,2001,23(4):357-360.

[3]宋兴运,潘兴哲.脱位牙的临床处理[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24(4):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