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评估法对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动态评估法对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刘春凤

张瑞

(解放军第89医院261021)

【关键词】压疮;动态评估;烧伤整形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39-01

烧伤整形科患者卧床时间长,手术次数多,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压疮。卫生部将预防压疮列为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是每个护理管理者的责任,如何预防压疮已成为护理安全管理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压疮风险评估为入院评估内容之一,而笔者所在科采用动态评估法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压疮预防指导,降低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烧伤整形科共收治患者1054人,参与动态评估患者368人,其中男267例,女101例;年龄28~80岁。疾病分类:大面积烧伤121例,截瘫6例,皮瓣修复术124例,植皮术95例。

1.2评估方法

使用Braden压疮评分表作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工具,总分6-23分。15-18分为轻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2分为高度危险。评估时间:1.入院(转入)及手术后、长时间操作后2小时内,病情变化随时评估;2.评分频度:15-18分每周评估1次,13-14分3天评估1次,≤12分每天评估1次。

2实施步骤

2.1组织培训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组长为病区护士长,制定防压疮管理流程、发生压疮的上报流程。组织护士进行压疮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压疮的分期,患者发生压疮的因素分析,Braden压疮评分表的使用,制作“住院患者压疮评估单”对患者的评估与高风险患者的识别;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内容,住院患者防压疮的护理流程,发生压疮的处理及不良事件的上报程序。利用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时间,分析回顾护士在防压疮工作上所存在的缺陷,使大家充分注重细节,防患于未然。

2.2护理措施

由责任护士负责入院后的压疮风险评估,记录在“住院病人压疮评估记录单”上(见图1),悬挂于床尾。评估>18分,进行常规护理;总分≤18分,单项≤2分者执行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患者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示,时刻提醒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该患者有压疮风险,能够对这部分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必要的帮助;13-18分,每天白班评估一次,定时巡视、翻身,加强基础护理;≤12分,每班至少记录一次,建立翻身巡视卡,落实压疮预防措施,班班交接查看皮肤状况并评估,护士长查看患者进行评分确认后签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告知,在护士站黑板有专栏提醒。当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护士长亲自查看,并由责任护士将查看后意见报告医生,记录在医生病程记录和交班报告上。同时,向护理部提交“难免压疮申报表”。护理部到实地查看,确定是否符合申报难免压疮的条件,并指导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住院患者发生压疮,护士应立即通知护士长查看情况,并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24小时内派伤口护理小组到现场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创面情况等,指导制定有效措施,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

3结果与结论

本组病人发生院内压疮2例,难免性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为0.28%,低于科室往年平均的压疮发生率0.41%。预防卧床患者压疮,关键在于全面全程的护理评估,及时消除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往的评估法在关键环节比如术后往往得不到重视,压疮发生于晚夜间的情况较多。通过动态评估法,当班护士更容易掌握高危人群,护理措施有据可依,当班护士职责明确,在巡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观察有重点,预防有措施,避免了护士工作中的盲目性,降低压疮发生率,维护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雁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2.11:1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