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体会

刘慧

刘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治疗,32例患者治愈1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3-0133-02

TheexperienceofdiagnosisandtreatmentoffunctionaldyspepsiaclinicalLiuHui.Mudanjiangfirstpeople'shospitalinofHeilongjiangprovince,mudanjiang,157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offunctionaldyspepsia.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theclinicaldataof32patientswithfunctionaldyspepsia,summarizes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methods.Results32patientswerecuredthroughtreatment,18cases,12casesimprove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3.75%.ConclusionsMainlydrugtreatment,psychologicalcuremethodinthetreatmentoffunctionaldyspepsia,curativeeffectissatisfied.

【Keywords】Functionaldyspepsia;Clinical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可究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病症。其发病率约占消化内科门诊总数的1/3,发病年龄以20~49岁之间的人群居多,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的上腹胀满、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可达3个月以上[1]。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种,一是心理和精神的不良应激;二是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刺激性食物和不良饮食习惯;三是环境温度的影响。因为缺乏器质性疾病基础,功能性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集中表现在上消化道症状引发的不适以及可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部分患者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致进食减少、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如维生素缺乏、低蛋白症等。长期的疾病困扰,加上其它疾病的排除,一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偏差,心理负担较重,存在较大的思想顾虑和恐癌情结。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了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0岁~69岁,平均38.8岁。

1.2临床特点

进食后不久出现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1.3诊断标准[2]

①伴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③排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疾病,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无腹部手术史等。

1.4治疗方法

1.4.1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甜食、油腻、生冷等食物。

1.4.2药物治疗: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西沙必利和H2-受体拮抗剂具有类似的结果;而对于其他类型,西沙必利的疗效均优于H2-受体拮抗剂。偶有患者出现腹泻,但一般为暂时性,对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需注意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副作用。多潘立酮常用剂量是10~20mg,此药无明显副作用,少数可出现乳腺肿胀、溢乳、停经、口干等,停药后可消失。

1.4.3心理治疗:医务人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给病人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听取病人的倾诉,积极满足病人的需求,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的思想得到放松,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根据不同病例采用相应的方法(如鼓励、安慰、倾听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病人的思想状况,增加病愈的信息,树立积极的精神面貌。病房每天播放放松性音乐30min,保持病人积极健康的心态。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1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有效;治疗1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1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

2.2转归

通过治疗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胃肠动力紊乱被认为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3]。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餐后恶心、上腹胀满、呕吐等,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有以下病理生理学改变。①动力障碍:包括胃排空延迟、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消化间期Ⅲ相胃肠运动异常等。②内脏感觉过敏:可能与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整合等水平的异常有关。③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最常见于有早饱症状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情绪有一定的相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部分具有神经质、性格内向、易焦虑等性格特征,在患病期间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和应激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使消化不良症状和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合并出现;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素可以使该类患者对内脏痛觉的阈值明显降低,使患者将一些正常的生理活动误认为是异常病理学疾病症状。情绪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躯体出现的不适感又会导致患者的精神处于痛苦状态,两者产生相互的不良影响,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单纯采用胃动力药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采用抗抑郁药能够有效针对导致患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还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单纯的药物治疗未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采取的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明东.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4):93.

[2]邓晓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2,(18):38.

[3]王家余.功能性消化不良105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