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态建筑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态建筑问题研究

刘雅萍

刘雅萍(永吉县环保局吉林永吉132200)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任何人不能离开的伴侣,面对着人类逐渐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对居住建筑要求层次的提高,使我们有着对居住环境改善的强烈愿望。本文通过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联系现代建筑发展状况,阐明环境问题和现代建筑的关系,以此说明在现代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建筑的必要性,并就此提出发展生态建筑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筑;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与建筑的关系

环境是由自然——社会——建筑——人组成的超级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生态大系统,生态是构成环境肌体的血肉,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环境问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生态问题,这就是环境的生态本质特征。

从物理学角度看,环境是物质的空间;从生态学角度看,环境是有机体外部条件的总和;而从地理学角度看,环境是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建筑的环境含义就不只是显形环境概念了,它还应该包括光、声、电、磁、气氛、色彩、变化等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的因素一如制度、法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这些隐形环境,而隐形环境对建筑发展的制约作用有时并不次于显形环境。

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就是生态的基本要求,因此满足生态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筑的基本目的。生态活动所要求的建筑空间包括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工作空间、闲暇空间等,有多少生态现象就会有多少种相应的建筑类型,如居住建筑、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生产建筑、体育建筑、医疗休养建筑、宗教建筑、文化娱乐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孤儿院、养老院等等。每种建筑都反映着不同年龄、性别、时期、地域、民族等特有的生态本质。建筑这个大系统由硬件部分(房屋、道路、广场、城市等)、弹性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地、绿化等)、软件部分(人、人群、社会、自然和社会的生态,包括物理、生理、心理、经济、美学等要求)组成。

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硬件部分的设计,忽视弹性部分的破坏、恶化和减少,更忽视软件(隐形)部分,忘记了建筑的目的和建筑中生态的平衡,忘记了建筑领域内的生态平衡就是建筑与生命圈的平衡,因此,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设中造成了许多历史的失误。近几年建筑界脱离经济基础的高消费、高标准、高污染、单一模式等也属于此类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故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二、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1.健康。人们对于“健康建筑”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出现了“建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有:

(1)建筑材料。尤其是现代名目繁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具的存在,使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含有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及CO2、CO等等,影响人体的健康。

(2)不恰当的节能措施。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统计,近300%的新建及改建的建筑是有病的。

(3)厨房及其它污染。燃料在灶具中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油烟,主要成分为焦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焦油中的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易引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另外,室内用的各种清新剂,除厕剂等散发的气味亦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2.节地。近几年来,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1m2多减少到0.1hm2,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

(1)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用地。

(2)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以便节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

3.水资源。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

(1)在小区中要建立水的大循环概念,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均要统一列入考虑范围,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2)由于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样严重,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实行分段,梯级提高水价,对耗水量大的设备、器具要强制淘汰并强制推行节水设施等。

(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直接饮用水已经进入小区,形成了第二水厂,它达到了提供优质直接饮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双重目的。

(4)小区应建立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缺水地区应设立小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

4.节能。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1)我国一些工业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4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

(2)能源结构不合理,煤占70%,由于清洁煤技术尚未普及,空气污染严重。

(3)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为相同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

(4)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0%,可开采的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5.治污。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工作,达到利废节约、环保的目的。

三、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的弄潮儿,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各种绿色建材的出现,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带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更加理想。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参加世界范围的“人与生物圈”的研究。

(2)普及生态建筑学知识,在学校开设生态建筑学课程,使社会各界加强生态建筑学意识。

(3)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建立生态建筑试点,建立实验基地。

(4)开展相关学科(建筑类型学、人体工程学、行为科学、建筑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美学、环境卫生学、环境保护等)的研究。

(5)削定相应的居住区生态平衡指标、公共活动场所的生态要求规范等。

(6)把生态学的研究与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城市设计等结合进行。

(7)出版生态建筑学的书刊,翻译和编写并重。

参考文献:

[1]聂梅生.论新世纪的我国住宅产业化[J].中国建材科技,2001(4)

[2]曹永康,叶启议著.墙的节能和GRC板[A].1965-1999纤维水泥制品行业论文集[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3]初操,钱宜伦.2000年小康住宅[A].现代与未来的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Lcl.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4]曹伟,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1(5)

[5]张帆,杨静,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及其管理[J].中国建材科技,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