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万宗芝

平度市中医医院266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组选取80例210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实验组n=40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内科护理人员整体认知水平,强化整体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内科护理;效果

综合内科是临床患者治疗的重要科室之一,科室内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且患者年龄范围、病情程度均不相同,患者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因此科室内医护人员更应加强对不同病症患者病情的检查与护理,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加速患者病情恢复。优质护理模式是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内科护理中,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整体护理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选取80例患者来进行不同护理的效果对比,对比过程与效果详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组选取80例210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实验组n=40例,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实验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59.25±7.27)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范围46~76岁,平均(60.25±7.35)岁。本院就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且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及年龄)比较,P>0.0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开展积极有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动与患者展开沟通与交流,及时的开导患者,提高其治疗积极性。

1.2.2饮食护理:患者患病期间身体脆弱,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要对患者饮食习惯和忌口食物进行充分了解,并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患者饮食注意避免腥辣生冷和其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从而减轻患者肠胃负担,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医护人员要督促患者正常饮食,并将正确饮食的作用与影响向患者详细告知。

1.2.3生活护理:医护人员不光要对患者病情恢复进行护理,对患者生活护理也要有足够的认识。医护人员按时为患者整理病房、清扫床铺,避免患者误吸烟尘,对身体健康和心情状态造成影响。必要时要督促患者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对无自理能力患者的护理更要注意,医护人员应每日按时为患者进行洗漱护理,对患者夜间睡眠情况进行询问从而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2.4安全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科室情况和科室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安排,根据护理等级进行病房巡视,将患者病情恢复和体征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病情较轻的患者外出检查时需家属陪同,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外出检查时医护人员一定要陪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患者入院初期,向患者详细告知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和患者护理期间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病情有足够认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所有患者得满意度开展调查,满意(总评分>90分),基本满意(总评分70~90分),不满意(总评分<70分),发放8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②管理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测评问卷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展开有效的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即为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情况及临床症状,每项维度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分别用(±s)、(n,%)表示,t、x2检验;若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各项管理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各项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综合内科是临床患者治疗的重要科室之一,科室内涉及的病种较多,且患者年龄范围、病情程度均不相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的加强,医院在护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是围绕患者展开相关的护理工作,大力提高基础性护理干预措施,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可从多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各项需求。

为了更好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内科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开展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临床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管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内科护理人员整体认知水平,强化整体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总之,优质护理能够给予医护人员更高的工作热情,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将高护理水平实施到患者护理当中,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主义,既能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要求,也满足了患者病情恢复的要求,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综合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利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62):245.

[2]罗婷,魏革,庄艳.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9):167-168.

[3]王静.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