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数据管理技术在信息集成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8
/ 2

主数据管理技术在信息集成中的运用

杨春翔

杨春翔

依安县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发展中所产生的数据量逐渐增多,各部门中的数据类型和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企业的信息集成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考虑到上述问题,应积极引入主数据管理技术,用于解决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数据不一致和信息内容缺失问题。主数据管理技术实际上就是针对企业信息和数据所实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对企业各类信息的全部共享,为企业信息的集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文中就从管理平台构建、数据模型创建和交换数据的方式入手,针对其在信息集成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主数据;管理技术;信息集成

财政、税务以及统计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无法统一管理。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了主数据是用于管理企业信息的最佳方式,使用前应构建相应的数据信息平台。主数据是企业信息中的核心内容,即便是在庞大的数据中,也可确保核心数据的准确性。主数据可利用中间件营造出稳定的环境,使数据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分发和接收。因此,企业要想摆脱信息冗杂以及不一致的局面,需要适当引入主数据管理。

一、主数据管理平台

1.构建平台框架

本企业信息集成主数据管理平台作为一个统一门户,在构建统一标准的规范体系的同时也采用了访问安全控制策略。各异构数据源中待集成的数据通过ESB总线传输至数据交换中间件,经过中间件集成后的数据将具有标准、一致的格式,该全局模式下的规范数据可通过总线提供给各大平台及工具,以实现企业集成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企业画像等。

2.主数据的含义与管理

(1)主数据的概念

主数据与企业的其他业务数据不同,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主数据具备的独一性是划分其与其他业务数据的关键内容。主数据具备规范性的特征,即便是在全局模式下也可共享,并多次使用于各个职能部门。企业的主数据是企业信息最关键的内容,一般涉及到企业的名称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是组织机构代码,对于不同的职能部门而言,上述数据是联系系统的唯一途径。基于主数据是企业最关键的数据,必须保障其关键地位以及独一性,并长期有效。针对主数据进行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上述三种数据的一致性,使其灵活应用于企业数据库系统中。

(2)管理主数据的细节

基于主数据管理所创建的关键信息视图版本可靠,直观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关键信息与核心内容。企业的关键信息视图具备高度的权威性与一致性,作为重要的平台储存并管理企业关键信息。对于某种数据来说,形成的单一视图可将信息及时的提供给所需部门,确保企业关键信息的一致性与集成性。主数据管理为保证数据标准的独一性,应严格考察数据的来源,使得数据标准可靠有效。各异构源中的重复数据要想形成准确有效的主数据,需要在管理时进行识别与匹配,整合零散的资源。主数据管理不仅关系到数据交换,还与数据模型以及数据管理之间密切关联。主数据管理不需要改变企业原有的编码规则,只要进行简单的储存和编码,维持原数据的统一性即可。数据过于冗杂会影响到数据的统一性,给数据的准确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主数据管理特有的约束规则,可以有效剔冗杂的信息,保障企业所有部门获取的关键信息完全一致,逐渐构成紧密、统一的数据网络。

二、创建主数据模型

1.科学创建模型

在主数据模型创建之前,首先根据实际政务需要,将不同来源的多元异构数据建立统一标准体系规范,将名称、指标、计量单位等设置规范,并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接着根据规范指标创建模型,首先输入模型的基本信息,如模型代码以及模型名称等,然后进行属性、元属性等配置。属性是指模型的具体字段,如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名称等。元属性则是属性的细分化,如企业产品类型属性的具体类型分类。属性与元属性除了基本的名称代码,还需要配置类型、长度、取值方式、计量单位等。在创建好模型之后,进行模型的审核,检验模型是否成功准确建立。在审核之后,可以对模型进行查询以及变更。

2.编码的原则与标准

主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整个省份中支撑企业情况信息的基矗为此,管理平台必须尽最大可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从信息集成来说,每个特定的编码只代表唯一的一条数据实体,从而利用统一的格式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做到有据可查。制定合理的编码规则是顺利构建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前提条件,基于政府数据具备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安全性,提出了自动编码是制定编码规则的最佳方式。流水号形式的编码不会赋予编码本身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不需要人工操作,系统即可自动审核并生成。配置编码时,不仅要考虑到配置规则,还要考虑到所有可能会影响到编码工作的因素,例如编码的类型、长度以及步长等。编码配置工作完成后,引入数据导入模型即可构成新的企业编码,这种统一的编码格式对信息管理有重要作用。

三、顺利交换数据

建立主数据管理平台的最终目标是以多源异构的数据为依据,建立集中统一的信息集成机制,并将完整一致的高质量数据分发至各部门各单位。数据交换接口通过ESB总线进行集成,采用WebService方式,通过SOAP数据传输协议,采取以对象类型为主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主数据管理平台与其他业务系统信息集成的方式分为单点登录与统一门户两种。

1.单点登录

主数据管理技术使用户登陆其它企业业务系统门户的目标成为可能,登录完成后会生成系统链接,点击系统生成的链接即可顺利登录主数据管理系统。但是这种自动化的登录方式并不是完全随意的,企业门户系统会在功能以及权限上做出一定的限制,管理登录用户。确保自身的业务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

2.统一的门户管理

主数据管理系统作为用户数据的源头,通过门户跳转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数据的新增、变更等操作,操作完成后,系统可将用户相关信息推送到其他业务系统门户,实现门户用户的统一管理。

结语:主数据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企业信息过于冗杂的问题,也作为有效的集成机制,用于管理数据体系,优化数据应用的同一性以及准确性。数据管理平台现已优化上线,在各个政务部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数据同步以及数据更新问题有待加强,给用户体验带来一定的影响。后续数据管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主要围绕数据同步与数据更新进行,以便数据管理平台高效运行,持续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鑫.钢铁企业应用集成主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1):21-24.

[2]李媛.基于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集成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2017(5):27-28.

[3]石晓斐,乔彬.主数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的研究和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