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思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思考分析

高常忠

高常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191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对大学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校园规划理念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高校规划,因此应当针对现代高校在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坚持一定的原则进行校园规划,为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高等院校总体布局思考校园规划

一、校园规划的意义

高校校园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精神载体和物体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园地。良好的校园环境需要以良好的校园规划作为保障,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校实现其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如果走进哈佛、剑桥、牛津这些名校都可以发现这些学校的规划都有着自身的特点,都有着独特的气质。下面我们就对世界名校哈佛的校园规划进行介绍:哈佛学校的校门是一座红棕色的石门,彰显了哈佛院校悠久的历史。哈佛院校的图书馆装饰得像咖啡馆一样,给进入的人以舒适的感觉,这样的图书馆让人进入后就体会到了宁静的气氛,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哈佛院校中的绿化做得比许多高档小区都好,如此合理的规划给师生营造了一个最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哈佛院校赢得了最好的口碑,可以说哈佛院校举世闻名离不开合理的规划。

校园规划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对高校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校园规划也提出了要求。如何做好校园规划是现代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校园规划不仅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物质保障,而且也是校园发展规划具体落实的体现,同时也是建筑单位进行校园建设的主要依据,在校园建设中必须以总体规划作为建设依据。校园规划是整个校园中所有整体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依照规划中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并有序地开展。规划对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好的规划才能够使建设变得更加合理,只有好的规划才能使校园更加具有特点,实现人文与生态的合理结合。

二、校园规划总体布局

1.功能区分。在现代校园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对校园中建筑物功能的区分。在高校中,师生的生活都有一定“规律性”,因此,校园中的各类建筑物都应当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划分。通常来说,一般的高校在建筑的划分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学生生活、教工住宅、行政管理、体育运动、教学科研、医疗保健等。在总体布局上应当尽量将功能相近的建筑组合在一起,将功能或环境相互矛盾的建筑分开,这样不仅方便使用,而且对学校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好处。不同区之间的区分可以借助绿化带或道路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内形成的车流、人流、污染物、噪音等方面产生的相互干扰,同时也可以依据各个区域的建筑风格特点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改变,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从而使师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愉悦。

2.合理布局。高校的布局多少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高校在布局上深受欧美院校的影响,在布局上主要以广场、庭院为中心,强调轴对称。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高校在布局上则受前苏联的校园布局影响较重,多以校园内的图书馆或主教学楼为中轴端,在两侧建设教学楼,使校园的格局显得更加规整。到了今天,高校校园中出现了更多的专业,校园中的建筑也变得逐渐丰富多彩起来,造就了更美的校园。现代校园在布局上更加的自由,不再一味地强调空间、平面布局的对称性和整体布局的工整性,而是更加强调对地理环境进行合理的利用,使校园的形式更具有多样性,彰显出简洁明快、错落有致的一面。综合来说,在校园总体布局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在校园总体布局上应当做到便于生活、便于工作,校园中来往频繁的建筑应当尽量安排得紧凑一些,在布局上尽可能使用紧凑布置法,缩短路程。(2)降低不同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同区域之间的建筑最好不要交错插花分布,尤其是在校园内的工程、医院、车库等容易产生污染、噪音的建筑,这些建筑应当尽可能地分布在院校的周边地带,使其对校园的影响达到最小。(3)合理安排土地使用,尽量降低土地使用量,楼房与楼房之间的间距应当得当,在保证正常通风和采光的前提下应当尽量缩短楼房之间的距离。同时应当依据校园的地质环境和校园的实际情况对楼房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立体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4)要对校园中的原有建筑物进行合理应用,尽量减少需要改造的建筑,降低投资。(5)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具有超前意识,对校园中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要对校园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考虑,为发展保留一定的余地。(6)在对老校园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新老交替工作,要懂得尊重历史、珍惜经典,在扩建过程中应当尽量少破坏老校区原有的布局风格,进行适当的扩建和改建。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在高校规划过程中也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校园建设应当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并且应当以不危害后代人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校园规划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校园内部要保持相应的绿化比例。在校园中应当修建主要的景点,在主要景点内严禁修建建筑。其次,在校园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发展,校园内的水质净化、草坡更新、建巢引鸟等都应当在校园规划的考虑范围内。最后,在校园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不破坏校园生态平衡,在校园规划设计上要细心,在校园建设中进行填塘、铲草、伐树等都要慎重考虑,校园内建筑使用的土地要尽量紧凑,为人的生存留下更多的可用空间。同时在校园内应当注重新生态平衡的创造,尽量扩大校园内绿地面积。在校园内生态平衡创建上最好室内室外同步,加强绿化力度,制造小气候,使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充分体会到回归自然的幸福感。

三、结束语

校园规划需要从事实出发、从整体出发,应当满足当代社会需求,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规划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对校园的总体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虽然校园规划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需要依据时代的发展对校园内的建筑结构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校园规划是否合理,对校园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必须做好校园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学红喻定权张楠等中南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J].南方建筑,2014,8,(1):19-21。

[2]王铎王诗鸿“山水城市”理论概念[J].华中建筑,2014,6,(4):21-23。

[3]成受明李和平论山地住区环境营建: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2,(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