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现状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3

绿色施工现状与发展

李杰

李杰

(沈阳工业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国家整体工业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同时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施工正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本文通过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与阐述,分析了当前绿色施工的状况及相应的问题,并对工程施工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工业化;建筑施工

1、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据统计,人类建设工程和其相关设备所消耗的资源能占到获得的所有自然资源的一半以上。而使用这些建筑和设施又消耗了50%左右的人类所制造的能量;并且和建筑相关的声光电等环境污染比例占总体环境污染的约三分之一;产生的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三到四成左右[1]。而2012年全球商品水泥产量约39亿吨,其中中国产量21亿吨,约占总产量的55%,生产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约8.9亿立方米,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工程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之大,另一方面,相比国际先进施工工艺,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据粗略统计,我国2012年因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15亿吨,而其中进行资源优化利用的不到5%,而发达国家中英国为48%(其中高级利用占6%);日本为65%(其中高级利用占50%),新加坡为63%;中国香港地区为80%;中国台湾地区为50%,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也表明在中国开展绿色施工工艺对全球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

传统建筑施工中施工效率较低、消耗能源多,并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使传统施工工期成本等造成浪费,同时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不利。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绿色施工正是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重点。为此,国家在2006年颁布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后又颁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以促进绿色施工的发展,同时各地方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绿色施工准则,可见社会对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

标准中定义的绿色施工强调全寿命周期这个关键词,即绿色施工不仅仅只在施工阶段有所体现,而是从设计阶段就融入绿色施工的理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以及施工后的设备维修、施工场地恢复等等阶段,其并不是完全废止传统的施工技术流程独立存在,而是对传统施工技术从可持续的角度进行改进改良,使建筑施工符合未来发展理念。绿色施工不仅仅是节水节电等施工措施,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从施工准备阶段到工程竣工维护阶段的系统工程,可以大致分为绿色施工管理和绿色施工技术两方面,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2],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扬尘、噪声等污染控制,能源消耗控制和材料资源有效利用等。合理的绿色施工管理和技术不仅对环境及资源节约做出贡献,同时也能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树立良好的形象,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也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绿色施工的发展状况

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全球各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在建筑工程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已经被施工人员和社会相关各界视为施工未来发展的新方向[3]。工业化和一体化是目前围绕绿色施工认识和开展较为广泛的两个方面,一体化施工是指工程中的多数工序甚至全部都由一台工程机械完成,通过减少进场工程机械的数量和品种,不仅可以减少工序之间交接所消耗的时间,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一体化的施工对工程机械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相对于工业化建筑发展稍逊;而工业化施工是由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而来,是把建筑视为工业产品,采用设计统一的结构形式,并且设计成套的标准构件,再利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在工厂集中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快速安装[4],不仅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节省了工期,而且采用干作业的施工方式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也很有意义。这也是目前国内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万科集团是国内工业化建筑技术较为领先的企业,目前也在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在国内的发展,万科新里程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是国内较早出现的工业化建筑,现场结构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外墙墙板、楼板的叠合板、阳台叠合板以及楼梯的成品构件。预制装配式构件产业化,所有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在工厂流水加工制作,制作的产品直接用于现场装配。外墙饰面及门窗框在工厂化制作阶段完成,不需要在现场另行铺贴与安装,不仅节省了施工时间和劳动力,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大大减小,同时生产模具和设备也可以重复利用。

另外,建筑垃圾处理利用近年来也成为国内绿色施工的一个热门,正如上文提到,我国建筑占世界建筑总量比例很大,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约三分之一,而利用率却只有不到5%,较先进水平的近70%利用率还有很大差距,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巨大发展前景。再生混凝土是其中一个发展较快的产品,目前已在许多建筑中应用,如日本ACROSShin-osaka建筑、德国联邦环保局大楼,还有德国的公路路面大多使用了再生混凝土。

我国近几年也开始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2010年住建部颁布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和《混凝土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1年有颁布了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JGJ/T240)》也标志着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在我国社会得到了关注和开展。

3、绿色施工开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绿色施工并不是个新概念,早在2006年国家提出标准之前就已经被业内所了解,并且在很多样板工程、标志工程中也有所应用,但对于绿色施工的推广,目前还存在广度和深度的不足,开发商和施工方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被动的开展绿色施工,一方面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满足社会各界对生活环境的保护和关心,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企业自身形象而采取一些绿色施工措施,这些往往都是被动的、消极的,大多数企业一般是在监管部门严格要求或对周围居民影响特别大时才会实施有效果的措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包括经济成本、对绿色施工理解不足、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多数施工单位的工作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而一些现代化的绿色施工技术需要的设备例如无声振捣棒,节水省电装置的价格较高,增加成本无疑是施工单位最不愿做的事,所以目前所采用的绿色施工技术一般都局限于封闭施工、帷幕防护等一些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工作上[5],还有混乱的发包方式和盲目竞争也使得一些单位不得已压缩成本,但从长远角度讲,通过绿色施工技术不仅没有增加成本反而通过长期使用而降低了成本,这些只是绿色施工技术的一小部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以及现在比较热门的工业一体化都属于绿色施工的范围,此种状况也是对绿色施工技术了解不全面的一种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建筑相关各方对环境保护以及节约资源认识的不足,环保意识还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还处于较低级层次,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意识也有一定关系,整个社会对政府依赖性太强,认为环保应该是政府的工作而不是个人的行为,也就使得人们环保意识不足,意识不到保护环境的必要,增加成本也就得不到支持。另外,制度监管的不足对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开展也有一定影响,新政策的推出没有相应严格的法律法规支持人们很难愿意去做出改变,同时,各个监管部门的标准不同也给执行带来一定不便,在推出硬性指标的过程中一些国外经验值得我们考虑,例如新加坡关于公共场合吐痰的规定我想尽人皆知,日本关于垃圾分类也是十分细致并且还规定了回收不同类型垃圾的时间,在推行绿色施工时我认为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出台一些比较细致严格法规定以促进其快速发展。

4、绿色施工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物质资源日益紧缺,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也必将越来越得到重视,也势必会在工程领域普及,绿色施工所涉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不仅在节约水电,控制噪音的方面的技术会越来越普遍,一些新兴的绿色施工方面的技术也将慢慢开展。

建筑工业化是目前前景最被看好,也是最符合现代绿色施工理念的一种技术,成套设计的建筑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只要将制作好的构件在现场安装再进行少量加工即可完成施工内容,技术较为先进的建筑工业化产品完全可以摒弃现场湿作业只进行拼装和少量干作业,这样不经可以节省工期,较少现场施工造成的材料浪费,而且还能改善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和对周围生态和居民的影响。目前国内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而应用到实际工程的也只有少量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等,还需要现场施工辅助,但即使这样也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相信随着国内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建筑应用工业化产品进行快速施工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再生混凝土在国外应用时间较长,也比较广泛,主要用于路面、桥梁和机场跑道、也有采用再生混凝土建设的住宅,目前在国内也是一个较受关注的课题,例如同济大学开展了将水泥混凝土废弃物用于道路工程基层、面层、土基及防护工程的研究,并在河南湖北等地的旧路改造中进行了现场试验,还在同济大学校内采用水泥混凝土废弃物加工料建设了一条道路。还有新型模板脚手架技术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低价竞争使得这个课题研究进展缓慢,在未来绿色施工技术慢慢普及开始时,我想工业化、绿色模板脚手架技术也将慢慢普及开。

5、结论

(1)绿色施工将成为未来建筑施工发展方向是建筑领域普遍的共识。

(2)绿色施工技术在我国开展较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和环保意识的不足。

(3)建筑工业化和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将成为实现绿色施工的热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施工技术,2011,4(40):1-7.

[3]申琪玉,李惠强.绿色施工应用价值研究.施工技术,2005,11(34):60-62.

[4]王广月,王军翔.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3:9-11.

[5]竹隰生,王冰松.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重庆大学学报,2005,2:97-100.

[6]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施工技术,2008,6,3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