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探析

蔺笑萍丁丁

(北部战区空军医院体检队;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5例(83耳)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给予患者抗生素、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听力障碍程度显著轻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气骨导差(19.86±3.35)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39.31±6.49)dBH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气骨导差(33.94±6.48)dBHL和气导听阀水平(50.37±7.58)dBHL(P<0.05);患者显效占比69.88%,有效占比21.69%,无效占比8.43%,治疗总有效率91.57%。结论:采用抗生素口服、鼓膜穿刺、负压吸引方案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听力障碍等级,效果显著。

【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听觉丧失;测听法;感音神经性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19-01

渗出性中耳炎属于临床高发中耳疾病类型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中耳积液等临床特征,纯音听力图大多呈传音性聋曲线特征,患者发病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因素关联密切[1]。目前临床多采用早期抗生素给药、局部行骨膜穿刺等方案治疗患者。为了探讨更加科学、高效的治疗途径,本文以我院2015-2017年8月收治的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65例(83耳)为研究对象,就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展开了如下探索,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65例(83耳),患者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17~76岁,平均(36.29±2.58)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5.21±1.08)年;包括单纯咽鼓管阻塞42耳;慢性鼻炎鼻窦炎21耳,并发腺体肥大17耳,鼻咽部放疗2耳,不明原因1耳。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患者表现为耳闷、耳聋症状,电耳镜警察提示鼓膜混浊、向外隆凸,锤骨短突显著外凸,光锥消失,纯音听力度体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曲线,或是混合性聋曲线;②声导抗检查为B型、C型鼓室图;③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②其他中耳炎;③精神病。

1.2方法

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开瑞坦、吉诺通、呋麻液滴鼻治疗。配合鼓膜穿刺和负压吸引治疗,负压控制范围13.5~27kPa,间断抽吸4~5次,确保中耳腔内积液完全吸出。次日采用徐州众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CF-2100型微波治疗仪治疗患者,输出功率21W,15min/次,1次/d。5d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治疗6个月后以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推荐的听力障碍分级标准为参考依据,参照500、1000、2000、4000Hz的平均纯音停闭对患者的听力等级进行评价,轻度听力障碍(26~40dBHL);中度听力障碍(41~60dBHL);重度听力障碍(61~80dbHL);极重度听力障碍(>81dbHL)。(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导听阀水平和气骨导差[2]。(3)治疗6个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①显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消失,纯音听力检查正常,鼓膜恢复正常,声发射正常,鼓室压图呈A型;②有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鼓膜情况有所改善,鼓室压图从B型变为C型,纯音听力检查显示听阈提高10~20dB;③无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鼓膜情况无变化,鼓室图和纯音听力检查无变化,治疗有效率=(①+②)/治疗耳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65例(83耳)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数据,以t检验中耳炎消失时间等计量资料(x±s),等级资料采用秩和Z检验,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听力等级对比

治疗后患者听力障碍程度明显轻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患者听力等级对比[n(%)]

2.3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治疗后,65例(83耳)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显效58耳,占比69.88%(58/83);有效18耳,占比21.69%(18/83),无效7耳,占比8.43%(7/83),治疗有效率为91.57%(76/83)。

3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给予渗出性中耳炎患者抗生素全身应用是早期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局部鼓膜穿刺可有效清除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内积液,促使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恢复正常,维持中耳鼓室正压状态[3]。国内外相关报道证实,负压吸引可有效清除中耳腔内黏稠状液体,缩短患者治疗周期,预后效果显著[4]。而声阻抗测试、电测听作为临床检查渗出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特征,还可帮助医师判断患者的咽鼓管是否呈通畅状态,为医师及时明确诊断,科学制定临床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有学者对110例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抗生素康复、鼓膜穿刺和负压吸引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6%,可有效提高患者纯音听力检查听阈,减轻患者听力障碍程度,预后良好[5]。经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听力障碍程度得到明显缓解,气导听阀水平和气骨导差显著降低,提示患者听力障碍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6个月,治疗现象58耳,有效18耳,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提示采用抗生素、负压引流、鼓膜穿刺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不适症,提升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电测听主要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特征,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鼓膜穿刺、负压引流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鼓膜、听力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渗出性中耳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天宝,徐芝芳.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80-181.

[2]刘少清,林文敏,李鸿,等.251例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1):12-16.

[3]侯志鹏,包永欣,相永梅,等.深刺耳前2穴结合耳尖刺血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8):1460-1462.

[4]杨宝旺,肖震心,闫博.头体针结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7):163-164.

[5]姬玉莎,贾德燕,陈翔宇.渗出性中耳炎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110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