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吴显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使电网能够维持正常状态,并且输送足够的电力,使社会正常运转,针对电网的故障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减少故障出现的可能,同时加强电网的效率,使供电更加高效,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供电

1、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线路发生故障或者修复的频率等会对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配电网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本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加上其具有的线路较多等特点,使配电线路易出现跳闸等问题,这使电网无法维持稳定状态,使企业受到了不良影响,这对人们的用电情况带来了阻碍,同时,电网的线路发生损坏以及雷击等现象也会使期出现故障。

(2)线路发生绝缘损坏是由于其他物体和线路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的,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线路长度越长,绝缘损坏的可能性越高。

雷击造成的线路故障是由于避雷器的安装有关,缺少避雷器在发生雷击的时候故障的可能比较高,如果避雷器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线路发生故障。

(3)线路老化造成故障,这和线路的材质以及使用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线路的长度越长,线路发生老化的程度就严重。

(4)不是由于故障引起的停电,主要是因为输电线路的改造和检修,或者是变电站进行配电网的维修和更新,这使会使电网供电出现停止的现象,输变电线路的架设发生跨越时,配电网需要进行停电,还有变电站的流量过大,需要进行维修的时候,配电网也会停电。

(5)用户的密度和分布的密度对线路有着一定的影响,线路的相同单位内所接入的用户数量就是密度,由于每个用户的用电负荷不同,所以线路的用户密度各不相同,根据供电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相同的接线形式,不同的分布情况,配电的质量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使服务形成差异。由于大部分的用户在线路的前段部分分布,在线路的部分采用分段断路器进行分离,这样线路能够维持正常,得到准确的评定结果,而用户在线路的中端的时候,效果会下降,位于线路后端的部分的效果最差。

2、配网自动化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2.1故障定位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供电故障系统中运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其中主要包含了故障距离评估器、自动化通信设备以及故障信息指示器等等部分。通过在某些区域110kV/20kV变电站中安装距离评估器,然后在一些重要的配电线路位置来安装故障信息指示器,这样能够在配电网出现故障问题之后,快速计算得出故障点的标准位置,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这样能够根据故障信息制定完善的故障解决方案。此外,通过应用故障距离评估器以及故障信息指示器,能够更好地减少故障定位时间,从而使SAIDI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在故障定位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省去反复试拉闸的操作,从而使故障定位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2.2自动化技术提高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

在地区变电站以及配电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体现在这样两点:首先,地区变电站中安装智能自动化设备,能够随时进行监测、采集以及分析工作,从而确保变电站中的元件以及设备得到有效运行,而且能够协调控制电子元件设备。在地区内部建设自动化变电站,能够随时对故障进行自动检测,如果发现故障,能够及时解决故障问题,确保地区变电站能够及时供电,减少停电次数。其次,在配电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使监测和控制的范围大大加宽,但是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以及用电负荷。在配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化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及时隔离远程故障,并且重新构架远程网络,确保电力网络能够快速恢复供电。

3、我国目前配电网线路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电网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建设仍然滞后,供电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3.1农村配电网现状

在农村配网线路中普遍应用架空线路,在受到外力破坏、受到雷击等情况下,因没有配置自动化技术,故障诊断、供电恢复时间过长,无法实现电网自愈功能,很容易造成较大范围停电事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3.2城市配电网现状

在城市配电线路中,由于历史前期缺乏长远的规划,以及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导致配电网与负荷分布的不协调,出现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盛夏时期的用电高峰,出现大负荷用电,可能导致部分城市用户较长时间处在停电状态。因没有配置自动化技术,无法构建合理的供电网架,增加线路转供难度,不具备备用电源快速投入能力,无法实现快速恢复供电,严重影响正常国民生产活动。

4、通过配网自动化提升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4.1合理应用配网自动化模式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故障定位系统、就地馈线、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以及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合理应用故障警报器以及故障指示器,来确认具体的故障,从而及时上报以及监视故障信息。其次,通过设置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隔离故障区域,通过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把具体的故障区域隔离开来,从而避免故障对其他部位产生影响。再次,在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中,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与数据采集设备来进行信息数据监控和采集,及时对相应的区域进行遥控隔离,这样能够避免故障范围对配电网的其他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处理各种故障。最后,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自动化系统,其主要利用GPS以及计量工具来进行数据共享,从而使配电网更加高效、合理地运行。

4.2供电部门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供电部门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电力工作中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准则,对于上级领导下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书,需要明确落实下去,并且不断完善各种自动化生产技术,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这样才能保障配网系统安全运行。

4.3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实施操作

在配网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隔离故障,使变电所开关自动重合。通过对检测点的实时信息展开检测分析,能够及时把信息传输到调度员的位置,然后由调度员来展开故障分析,并且及时隔离故障,从而防止额外的损失产生。而且在调度员确定相应的故障范围之后,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执行操作,从而使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时恢复供电。

4.4引进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供配电网络中应用固态断路器来严格控制双回路供电线路,能够确保快速切换主供电线路以及备用供电线路,这样能够使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实现固态断路器和静态电容器相互配合,能够使电能质量有效提高。而且应用静态电容器,可以及时响应电力控制器与交流同期电压源,从而达到电容补偿的目的,确保配电电压保持稳定。而且静态电容器和配电系统进行连接之后,能够灵活交换配电系统无功和有功,从而有效调节无功电流,使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升。

4.5加强施工和维修的质量效果,通过提高施工的准确性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严格的控制这部分,使故障减少,配网使用的非标准金具和其他材料的质量也要符合标准,对不合格或者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更换和维修,包括生锈等现象。这个环节的工作较为复杂,对供电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有误差出现,会导致供电产生问题。需要使用质量标准的供电设备,加强检查和维修的质量。

4.6将配电网的网架进行完善,对停电范围合理规划,根据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配电网的设计,取代传统的配电系统,将配电网升级,使环网配电的应用发挥作用,对部分用户进行双电源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线路的半径等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电负荷也要根据要求进行配置。在主干线上设置开关。将架设进行分支,限制其范围,这样可以控制停电的范围,使网架结构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供电效率。

4.7提高管理,加强供电可靠性

(1)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可靠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既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员工的关心;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供电企业应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实行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层层分配和细化指标。形成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每个季度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作为下季度工作的指导;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开关,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可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的次数。

(2)加强线路设备巡视,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线路巡视,进行配网设备评级管理。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条途径,也是配电运行部门日常进行的重要工作。对容易发热的部位编号建档,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详细巡视记录,对查处的缺陷,按轻重缓急安排检修计划,并逐步消除;做好防止雷击线路设备故障。

(3)停电管理

配电网在检修、施工、故障的情况下经常需要停电,而停电严重影响着供电可靠性,加强停电管理、缩短停电检修时间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一个很直接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配电的管理能够使停电的影响减小,对停电的范围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停电控制的有效设计来加强电网供电的效率,避免由于停电产生严重影响。

5、结束语

配电网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运作的关键部分,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和稳定性对各个方面都有着影响,为了使供电能够维持正常状态,需要将供电的可靠性提高,通过合理的检查方式和设计形式来减少电网设备线路的故障和问题,从而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使电网能够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天齐,管明宇,虞剑,等.浅谈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67-00167.

[2]李健.浅析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中国厨卫,2016(1):00050-00050.

[3]王永上.浅议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方法[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00038-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