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胜利

陈胜利(黑龙江省嫩江农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1431)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147-02

【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疾病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对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结论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流行病学心理应激脑血管疾病

有关社会心理应激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许多学者持肯定意见并推测其发病与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的调控机制相关[1-2]。本研究通过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经历、应激情绪体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以及个性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探讨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样本人群26万人,实查23.48万人,面见率93.3%,检出脑血管疾病884例,男性412例,女性272例,平均年龄(63.40±4.10)岁,其中脑血栓形成532例,脑出血2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脑栓塞10例。于调查中每发现1例完全性卒中病人即在同一调查就近随机找出与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相同而无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检出的病人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

1.2方法:

(1)调查方法:采用对照配对研究,以问卷方式填表调查,个性测验采用Eysenck成人个性量表(EPQ)测量性格的倾向性和情感的稳定性。资料复核整理后按单因素成组或配对分析以及进行Mantel-Haenszel(M-H)趋势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处理。

(2)应激性生活事件:参考Holmes生活事件内容。根据脑血管疾病的特点,调查项目共16项,主要包括家庭破裂、亲友故去、意外伤残、人际矛盾、邻里纠纷等负性事件,参加的受试者发生时间为既往5年和1个月内。

(3)应激情绪体验:负性生活事件所激发的情绪体验包括恐惧、紧张、焦虑、担忧、忧郁、苦闷、失望等14种表现。按性质归纳为紧张-焦虑和抑郁-悲伤两种类型。同时分析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按患病前1个月、>1月-<1年、1-2年、>2年-5年,共四项暴露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

(4)心理防卫方式:分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

(5)个性特征:采用EPQ量表测量性格的倾象性和情感的稳定性。

2结果

2.1患病组经受负性事件刺激为88.2%,对照组为62.1%,配对分析,应激事件刺激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4.42,P<0.01)。相对危险度(OR)=10.5%;OR95%可信限(95%CL)=3.077-35.83,提示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疾病相关。

2.2应激情绪体验患病组为69.4%,对照组为44.4%,配对分析,两组应激情绪体验形式差异有显著性(X2=6.57,P<0.05)。相对危险度OR=2.385,OR95%CL=1.227-4.637。应激情绪体验持续时间1个月OR为1,1个月-1年OR为1.074,1-2年OR为1.941,2-5年OR为3.883,经扩展的M-H趋势性检验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X2M-H=7.22,P<0.01),说明脑血管发病的危险性与应激情绪体验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2.3患病组采取消极被动的心理防卫方式为48.61%,对照组为25%,配对分析表明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8.258,P<0.01),OR=3.429,OR95%CL=1.4797-7.946,提示个体的心理防卫方式与脑血管疾病相关。

2.4患病组性格的内向和情感的不稳定分别为73%和34.22%,对照组分别为61.11%和3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值分别为2.20和0.03,P值均>0.05,表明个性特征并非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直接因素。

3讨论

应激是指人体在应激源作用下,引起心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应激是人体对应激的作用表现出的应答性反应。心理应激是指机体在应激源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和情绪上波动。本世纪30年代,Hselye提出了著名的应激学说。心理应激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社会的。随着社会发展,科学知识量猛增,社会信息量的加大,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问题更加突出。心理应激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动的一种必然反应,应激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应激性生活事件作为一种“激发效应”可促使患者发病。尤其是紧张、焦虑情绪与脑血管病最为密切。个性特征直接影响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反应。个性特征不同,应付应激心理防卫方式的差别很大,性格内向和情感稳定者,个性特征虽然与脑血管疾病无直接相关性,但可通过影响人对应激机制的选择而成为中介变量关系。心理应激引起躯体变化是通过大脑的介导作用实现的。在心理应激作用下,大脑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破坏了机体递质和激素的正常动态平衡,改变了人体内外环境,造成了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脑或(和)脏器的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脑血管病的“致成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在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状态时,在心理活动中自觉解脱烦恼,减少内心不安,避免精神痛苦,恢复情绪上的平衡,保持心境安宁与稳定,将心理活动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赖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异常转化为正常;提高心理防御机制,方有益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参考文献

[1]周达生.心理创伤对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的研究.医学与社会,1998,33(2)#36.

[2]严进.心理应激引起的大鼠行为.血浆皮质酮及脑区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330(4)#33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