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PCA程序的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PCA程序的价值观察

全庭婷

全庭婷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PCA程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PPCA程序进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失语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程序,能够提升康复护理效率,改善语言能力,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护理PPCA程序

我国每年脑卒中人数在150万人左右,其中70%左右患者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明显[1]。失语是脑卒中后最多见的机体功能障碍,本文重点探讨了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PCA程序的价值,旨在提高康复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恢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59~70岁,平均年龄(63.5±2.3)岁;失语类型:运动性失语20例,感觉性失语13例,命名性失语6例;失语程度:轻度失语19例,中度失语17例,重度失语3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59~69岁,平均年龄(63.8±2.2)岁;失语类型:运动性失语20例,感觉性失语14例,命名性失语5例;失语程度:轻度失语19例,中度失语18例,重度失语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失语类型、失语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治疗与悉心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后,对照组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PCA程序进行康复训练。PPCA程序实施方法如下。

1.2.1计划

护理人员需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掌握其恢复情况、失语类型、失语程度,并根据多方面评估结果,帮助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医生及患者的反馈与患者心理状态加以调整。如患者为运动性失语,需加强患者的发音训练;若患者为感觉性失语,需更加重视、强化情景训练;患者若为感觉性失语,则应加强关于理解能力的训练。

1.2.2实施

计划制定后经护士长及患者主治医生审阅后即开始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康复护理。首先,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康复计划内容、注意事项等,说明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体高患者配合度。与患者家属达成共识,共同配合调动患者积极性完成康复训练。(1)运动性失语的患者进行语言与发音功能训练,训练重点为训练患者的口型与舌部功能。如指导患者伸缩舌部,并按照护理人员的要求带动舌尖舔口唇,以此增强口唇协调性与舌部灵活性;以单音节开始训练患者发音,并逐渐向双音节过渡,最后过渡至语句训练;在此期间嘱咐患者的家属多与关注交流、沟通,通过增加语言使用频率与锻炼机会促进语言功能恢复。(2)感觉性失语的患者多以理解能力障碍为主,主要对患者实施强化语言与情景的刺激训练,通过视频、音频资料,阅读及书写练习等手段强化患者语言理解能力。另外,鼓励同一病房或病区的患者多加交流,定期组织患者活动,不仅方便病友之间分享经验,还可利用趣味游戏、娱乐活动等增强患者理解与思维能力。(3)命名性失语的患者主要利用环境、事物等实施强化刺激,通过卡片、模型等形式通过适当提示辅助患者完成命名能力的相关训练。

1.2.3检查

每2个星期系统性检查患者的康复效果1次,评估恢复情况,问询患者主观感受,并将患者的康复方案做出合理调整,保障患者不同阶段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1.2.4评价

接受康复护理后6个星期,有患者的主治医生对康复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掌握恢复情况,以此决定患者是否具备出院条件或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1.3观察与评定指标

①接受康复护理前后根据患者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应用BDAE量表评估患者的失语程度,BDAE量表共分0~5级,其中0~1级属重度失语,2~3级属中度失语,4~5级属重度失语。②应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分为身体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每项总分100分,患者所得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前后失语程度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前失语程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失语程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失语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后遗症多著称。失语是脑卒中后患者较多见的后遗症,多数发病后语言中枢受损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多伴有程度不一的语言功能性缺失,严重者甚至导致永久缺失语言功能,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影响极为严重[2]。有文献指出,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早期即给予针对性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由此可见,积极、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已成为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PDCA程序也被称作戴明循环程序,最先于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指在实施任何的管理活动时,以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进行程序循环的过程,被认为是科学的管理办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3]。

我科室护理人员将PDCA程序运用在康复护理工作,通过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实施康复计划、检查实施情况、评估康复效果4个阶段,将康复护理分阶段规范性实施,保证康复训练与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步,以此促进患者语言能力最大程度恢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失语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程序的价值所在。能够提升康复护理效率,改善语言能力,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姜鸿,赵海霞.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25-26.

[2]刘淑霞,赵翠枝,刘方,等.PDCA循环管理在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6-8.

[3]蒋丽,吴小玲,叶艳萍,李艳丽,李小华.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1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