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思考

/ 2

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思考

刘桂荣孙永东范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我国目前阶段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就我科对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和思考,以不断完善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是目前我国目前阶段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保证培训质量责任重大[1]。2014年8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2],2014年12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文件[3],制定了“5+3”培养模式,即五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过程[4]。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住院医师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未来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5]。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已经成功申报由四川省卫计委批准的“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深入开展,我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实践中逐渐吸取经验,现就我科对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进行的一系列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和思考如下。

1、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

1.1高尚医德及责任意识的培养

生命高于一切,我科在规培医师岗前培训中首先强调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临床工作中务必做到仔细、认真、全面,对待患者必须耐心,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带教导师请教,绝对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同时带教导师需结合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重点强调,以身作则树榜样,培养规培医师对患者的负责意识。

2.2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患关系中的矛盾很多时候是沟通不到位造成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缺乏有效沟通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多作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要求规培医师多关心患者,每日多查房,同时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灵活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误解或担忧,这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3专科知识的全面培训

规培医师的带教导师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理论培训以集中授课为主,规培医师必须参加每周一下午的科内业务学习讲座,并要求规培医师有时间就参加我科的开展各类学习讲座,熟悉我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以症状典型且诊断明确的代表性病例作为规培生临床带教的优秀案例,结合专业数据库、相关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病例进行系统、综合的讨论分析,从而帮助他们建立优秀的专科临床思维。

4.4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求规培医生对我科的常见病进行不少于一次讲座;各个亚组派出一名住院医师至少主讲一次,带教老师指导,各个亚组成员发言,上级医师总结并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规培医师通过自己整理理论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所管患者的体会,对于疾病的认识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不仅提高了规培医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对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对于规培医生来说,科研一般主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从而有利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开展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直接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临床宏观研究[7]。

5.5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学查房的根本在于通过规范化流程提升下级医师综合诊治水平,同时完成相应的临床任务。规培医师进科室后每周书写一份大病历和一份入院记录及一份门诊病历,同时汇报病历,书写主任医师教学查房笔记,带教导师指导病历书写,提高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同时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诊治方案思维能力。

6.6临床技能的培养

在规培过程中,对学员的要求并不仅仅在于学术研究思维的培养,更侧重于经验积累,以及培养临床技能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必须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规培医师指导教师,指导规培医师掌握内窥镜的操作,规范基本技能操作,进行严格的临床诊疗操作技术的训练。同时要求规培医师担任手术助手。多实践,多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至少能掌握我科急诊病如鼻出血、喉梗阻的处理。

7.7评估和考核

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主要包括随机抽取试卷、诊疗常规及大病历的规范书写,实践技能考核主要是内窥镜的操作、电子纤维喉镜的操作及换药时的无菌操作。缺乏客观、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影响培训的质量[10]。所以必须严格考核程序,绝对不能止于形式,考核的目的是对规培医师参加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也能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8.8师资培训

规培医师的带教老师尚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和具体的培训、考核要求[11],我科非常重视强化带教导师的素质,规定每周一下午开展科内业务学习讲座,要求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导师必须一年授课在6次以上,同时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这些手段促进带教导师自身学习并提高。在科主任要求下,带教导师常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回科室后作专题报告。

规培医师出科时完成对带教导师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规培医师的想法,关心规培医师的生活,通过规培医师的反馈情况进一步改进规培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张伟,陈洁,金雷辉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管理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3):302-304.

[2]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科教发〔2014〕49号).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5号).

[4]洪丽冰.杭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分析与建议[D].长沙:中南大学,2014:1-8.

[5]杨俊红.脑病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带教体会[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

8(7):5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