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梁玉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第三中学533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数学教育发展规划了新方向,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使用。在现代教育体系得到完善的背景下,一些教育问题就暴露出来。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项关键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获取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效果。分析现存的教学问题,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课题。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教学问题

前言:在高中阶段,数学是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部分,也是锻炼学生理性思维的主要渠道。新课程标准与现代高中数学教育之间的结合带来了更多的教育思路,不仅侧重于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还要求教师对教学模式实施创新,优化教学质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客观的认识,并能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主体性并未得到体现。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升学压力的作用下,已经习惯于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将数学知识以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地位较为被动,对知识的接受方式是硬性记忆。

其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单一的讲授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不出教育创新。这样的教学情况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逐渐对数学课程形成枯燥性的印象,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限制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过度重视理论教学。尽管高中数学的内容以理论为主,但是其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也不容忽视。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会用知识来应付考试,却不会对其进行实际运用。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革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首先,生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更多自主进行知识探究的机会和空间留给学生。一旦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1]。例如,教师讲解到“基本初等函数”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在介绍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一谈这几种函数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点拨,对学生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其次,合作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相互独立的,与教师的互动较少,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其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在合作的过程中,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并逐渐形成合作精神。另外,教师也应该尽量以多样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最后,教育信息化理念。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方式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逐渐形成信息化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丰富性

教育方式多元化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运用丰富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2]。使其更加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魅力。例如,教师讲解到“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商场抽奖活动情境。每个学生扮演抽奖活动的工作人员,由教师安排中奖奖品的概率,让学生自主设计抽奖方式,通过概率计算,得到一个可行的抽奖活动实施方案。在情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纸箱和小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又如,教师讲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在课前,教师将相交、相离以及相切这几种关系的讲解过程分别以微课的形式录制下来,上传于网络当中,供学生自主预习,记录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针对学生所反馈的问题展开详细讲解,或者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学习难点。

(三)重视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的结合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项关键环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3]。例如,教师讲解到“空间几何体”这个部分时,涉及到三视图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周边观察一些建筑物或者设施,根据自己对其进行的空间想象,将其三视图画下来。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探究如何才能画出正确的三视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改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对其进行几何体的还原。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教育发展形成了阻力。针对这样的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丰富性,重视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的结合。通过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彩转.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6.

[2]张忠丽.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教育,2019(06):22-23.

[3]秦扬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