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诱因与内科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心血管疾病诱因与内科护理干预

刘红陶莹张煜婷

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干部病房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及内科护理干预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候突发变动、胆固醇含量增高、运动量短时骤升、情绪过激变化这四项因素诱发的心血管病患者分别为8例、23例、35例、54例,接受护理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风险,护理成效十分良好。结论心血管疾病多由于情绪、运动、胆固醇、气候几项因素造成,护理人员针对这几项因素,可以有效改善疾病体征,增进保健意识,取得积极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诱因;内科护理;干预政策

为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并观察相应的内科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份至2015年10月份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的诱因。观察我院采取的内科护理手段,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45-74岁,平均年龄为67.3岁。患者家族均无遗传性疾病史,25例患有糖尿病。其他病史为:心肌梗死病史53例,心绞痛病史67例。

1.2方法在患者住院之后,临床医师及时为其安排各项检查,并组织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进行自拟问卷地调查,以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然后为患者进行综合深入精细地诊断,并为其开展针对性地治疗,同时,设计系统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基础护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定时打扫并通风,确保充分的采光。同时,需要定期更换床单等,为患者创造卫生的环境,注意尽量减少重复性操作,保证患者获得充分的卧床休息。

药物护理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定时指导患者吃药,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同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貌、血压、呼吸、尿量等进行监护,及时地记录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护理人员还重点针对容易出现副作用的药物,对患者进行用药观察,比如,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护理人员在控制药量的基础上,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控制患者血浆内的洋地黄含量。

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生心血管疾病后,普遍呈现出精神忧虑、身体乏力、神智混乱、惊惧恐慌以及敏感多疑等状态,成为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大障碍。针对这一障碍,护理人员以柔和徐缓耐心的话语、娴熟平稳大方得体的动作、微笑积极乐观的心态,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患者战胜各种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还定时帮助患者清理其病房,使病房环境始终干净、整洁、协调、和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且,护理人员还针对该病症的预防、治疗、突发反应等知识,对患者展开耐心地指导,帮助患者纾解压力,树立战胜该疾病的信念。

饮食护理: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因而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饮食干预与指导。告诉患者控制盐分的摄入,降低并发高血压的风险。日常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物,针对部分年纪较大的患者,可以多吃软质或流质食物,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营养支持。

生活护理:在监护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等体征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及时地对患者治疗的反馈加以记录,并针对其中的有效信息采取措施为患者进行干预,同时,尽量地减少家属朋友等的探视,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性,并在气候变化时,及时地帮助患者调整衣物,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与适当的运动量。

2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患者心血管疾病出现的诱因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情绪快速变化、气候变动、运动量短时间内大幅增加、胆固醇上升。在护理服务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对病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风险,护理成效十分良好。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临床研究人员加强对于该病症,掌握该病症的诱因与诊断、治疗、护理方法,是提高该疾病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必然要求。

我院在对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过激的情绪、剧烈的运动、高胆固醇、多变的气候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在治疗与护理时可以重点从这几方面入手。而对120例患者实施的临床护理工作则显示,从用药、心理、生活、饮食等方面,结合患者症状为其进行详细系统地护理,可以有效改进患者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较多,使用内科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降低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需要护理工作者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田震静,吕烨辉,付爱丽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02-504.

[2]汪小华,薛小玲,惠杰等.心血管专科护士分层培养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3-784.

[3]孔翠,徐丽,陈玉芹,等CCU283例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3):101-102

[4]李丹,高萌,霍霞全程护理干预在控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X):450-452

[5]陈梅仙.浅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19(07):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