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3

浅析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

刘丽徐京京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7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癌患者;护理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fluence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nlivercancerpatients.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fromJune2012toJune2014in80casesoflivercancerpatientsinourhospital,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were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40casesineach.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hementalhealthstatusofthetwogroupswasassessedbythe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the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thequestionnairewasusedtoinvestigatethesatisfactiondegreeofthetwogroups.Resultsafternursing,thescoresofSASandSD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nursingsatisfa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2.5%,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52.5%),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ositiv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forpatientswithlivercancer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sychologicalstatusofpatientsandimprovetheirsatisfactionwithnursingandtheirqualityoflife.

Keywords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livercancerpatients;nursingsatisfaction;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随着国内外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院抽取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旨在探讨心理因素引发的不良情绪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34例;年龄19~72岁,平均(48.6±1.2)岁;病程2~6个月,平均(3.8±0.2)个月;文化程度:大学36例,初高中28例,小学及以下16例;职业:事业单位14例,商业17例,专业技术26例,农民11例,其他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对患者进行心理疗法,包括向患者介绍病因、解释病情以及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等,让患者了解疾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因及解释病情,解决患者的疑惑,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②家属方面的安慰护理:护理人员需热情、和睦地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慰家属,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以此使护患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③心理辅导及健康宣教: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疗法,护理人员需用乐观、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接受治疗,为患者举例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对探视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探视人员不宜过多,并且需保证患者具备足够的休息时间。

1.3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好。采取自制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设置100分制,分为4个等级。①非常满意:90~100分;②满意:76~89分;③一般满意:60~75分;④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肝癌是强烈的心理应激事件,患者会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多数患者会产生明显的焦虑反应,主要是对身体健康和生命的担心。患者正常的焦虑是其心理适应的过程,但是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会兴奋交感神经,造成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反应,不利于预后。肝癌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在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心理干预是极为重要的。心理干预是指在遭遇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对受害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实施心理干预最为主要的是倾听,使患者心理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让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状况。在临床医学中,心理干预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肝癌患者家属的心理也会受到重大打击,因此,在做好肝癌患者心理干预的同时也需要对其家属做好心理干预,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心理干预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在精神上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顾虑。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病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护治疗,学会排遣不良情绪等。如何减轻肝癌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是责任护士必须面对的问题。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降低患者的焦虑反应,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良好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面对患者时需文明、礼貌用语,同情、关心及理解患者,这样才能为心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奠定良机。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后,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积极、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弱化自身应激反应、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主观舒适度[1]、提高机体免疫力[2],为进一步治疗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对肝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3]。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危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危机的损害[4]。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改善晚期肝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重要保障[5],特别对于低龄肝癌患者,心理护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少癌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6],保证治疗计划顺利执行。肝癌介入患者实施适时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满意度[7]。肝癌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也较差,临床应注意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8],帮助其减轻压力负荷,对肝癌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这对患者的心态调整及配合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10]。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应激水平[11],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12],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伟.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00-101.

[2]芦宝莲,赵红,王阳,等.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8):107-108.

[3]徐西西,胡佳佳,周敏洪.心理干预对肝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568-1570.

[4]马艳玲,岳同云,张景兰,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危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06-708.

[5]姜晓燕.探讨晚期肝癌术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180-181.

[6]莫永卫,杨俏兰,高鹏,等.低龄肝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J].现代医院,2014,14(1):87-89.

[7]梁沣,冼日凤.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1063-1064.

[8]孟园,牛小霞,徐漠研,等.肝癌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与压力负荷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617-1620.

[9]吴玉凤.肝癌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2):426-427.

[10]劳少勋.浅谈低资历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55-256.

[11]史凤霞.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激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2):1348-1350.

[12]王文飞,王敏志,张巧俏.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5):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