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主题特色有效开展区域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结合主题特色有效开展区域活动

郭月霞

郭月霞(晋江市陈埭镇阿梅幼儿园福建泉州362200)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1-055-02

近年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这就使我们意识到,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而区域活动正是体现了这种新的学习观、个别差异观。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让幼儿有直接体验的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

参与区域活动的研究有四年了,从制定计划到活动的实施和研讨,以及最后的总结,总能给我一些启发和体会。如何结合主题中的特色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成为我研究的一个方向。于是我收集、整理资料,与老师进行研讨、选择符合幼儿发展的主题,结合主题创设各种各具特色的区域,指导幼儿进行区域的活动。于是结合我开展过的主题活动,从创设到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环境创设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基础。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环境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根据这些特点,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让幼儿专注的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主要体现在: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要与主题相切合,要让孩子一同参与到其中。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积累经验,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例如:在《家乡的鞋》的主题下,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到了有关鞋子的图片、成品鞋、半成品鞋和各种制鞋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与幼儿布置我们的环境,与幼儿制作漂亮的鞋子和画,让幼儿在这个氛围中探讨鞋子。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幼儿也参与了我们教室的墙面布置,活动也与主题相切合。有幼儿还把自己家的杂志、报纸带来幼儿园剪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地提高了。

二、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前提。

1、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应体现主题性、多样性

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们更多地考虑材料与主题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如:4月份我们班开展的主题为《会变魔术的线》,当中穿插了《有趣的线》、《布的艺术》、《服装》《美丽的花伞》四条线索。因为主题比较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在区域活动中也更多的投放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在美工区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线、布制作线条画、布贴画;在各种颜色的布上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描绘出各具特色的脸谱;在草席上用各种各样的线描绘出生动有趣的娃娃脸。语言区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线和布的来源,对"为什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布和线呢?"并展示幼儿制作的各种布贴画和线条画,学习用各种词语和成语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等。围绕了"线"这一个充满神奇的物体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投放各具特色的生活材料让幼儿真真切切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2、要尽量发挥低结构材料的高结构利用。

幼儿对主题的探索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材料的提供中我主要提供的还是生活中的材料,这些幼儿最熟悉的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大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圆形与球形的瓶盖、种子、各种各样的线、草席、布和针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幼儿大胆的创新自己想法,把各种有趣的游戏结合到活动中,让幼儿根据材料自己探索,结果活动的效果出奇的好。例如在主题活动《会变魔术的线》中,幼儿利用线创设了许多的体育游戏,象:翻花绳、跳皮筋、跳绳等。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总之,越是原始的材料,幼儿越是想要玩,并且越是能够玩出花样和新意来。

三、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是区域活动开展的主体。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很重视把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为那些在集体中很放不开自己的孩子们提供能让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条件,所以我们"放任"孩子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展开他们小小的"翅膀",让孩子尽情的翱翔。例如:《服装》主题下表演区的"时装秀",幼儿都非常愿意去玩。幼儿们自己用毛巾、碎布来装扮自己,然后有模有样地走起了猫步;还模仿电视节目"超级模特"表演起来。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还有就是我们在语言区设计了"小记者"的活动,由幼儿自己设计问题去中班和小班做采访,然后作好记录。这两个活动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活动既开放又富有创意,还能适时与主题相吻合,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如:《服装》和《美丽的花伞》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在美工区设计了"T恤DIY""美丽的花伞"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和图案,有规律的进行制作。还能自己进行创新;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做,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了调整。我们把"DIY"该成了"排排坐"的游戏,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排排坐,当中结合了数学的排序等知识。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美工区了,还自己创新出更多新的画面。

四、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区域活动价值体现的坚实后盾。

1、要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区域活动中除了为幼儿提供一个易于探索、具有发展价值的物质环境和一个支持积极探索的心理氛围外,教师还要当幼儿的参谋和助手,为幼儿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指导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立即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能顺利地进行探索。因此,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应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不急于介入,即使需要教师指导,也尽量不作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稍加点拨,给幼儿自己探索的机会。如:像自由操作区的"飞行棋",刚开始玩的时候,幼儿不会依次轮流着玩,也不知道扔到6才能起飞。于是我们就用自己参与游戏的办法,和幼儿一起玩起来,从最简单的起飞开始,幼儿逐渐懂得了玩法,规则意识也大大提高,游戏就顺利地开展下来。我们觉得观察非常重要,观察后作出的处理相当关键。要把自己也当成幼儿的一部分,引导和帮助时站在幼儿好伙伴的位置上。这样解决活动的难点的同时也拉近了和幼儿之间的距离。

2、评价是师幼互动之关键,用儿化的评价语言有利于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教师应该转换角色,放弃原先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位置,应使自己处在与幼儿平等的关系上,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还有,我们要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就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激情,使评价活动更加生动热闹。评价工作做好了,孩子的热情上升了,区域活动开展就会更为顺畅。

区域活动使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使幼儿在满足需要、发展个性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未知事物的积极的探索态度,并对自己的探究能力充满自信。另外,这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这一观点得以真正体现。让我有更多观察了解孩子的机会,了解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水平,这样在目标的同时,能更多的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孩子的原有经验和水平,使教育目标真正需求化了。

同时,我也认识到,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域中生成和发展,使区域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体现出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性,促进了幼儿整体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