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倒闸操作的误操作行为及防误操作改善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倒闸操作的误操作行为及防误操作改善对策探讨

陈禧麟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变电站在实际运行维护期间,由于维护技术水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可能出现倒闸误操作行为,因此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倒闸防误操作行为及改善对策,希望能够对变电站倒闸操作人员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倒闸防误操作;改进

引言:电气倒闸误操作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违反正常操作程序的行为。误拉合断路器、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刀闸)、带接地线(刀闸)合闸、误入带电隔离被并列为电气恶性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严重影响着电力的安全生产,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损坏、电量损失,重则造成电网稳定性破坏、人身伤亡。在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倒闸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首先对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误操作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站防误操作对策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变电站防误操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倒闸操作中常见的误操作现象

母线,是变电站电气设备汇合的集中设备。母线倒闸操作就是对母线进行停送电以及接地的复杂倒闸操作,切换母线设备时,涉及的电气设备数量比较多,操作量比较大,操作也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误操作问题;在对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等切换时由于错误操作而出现误动;在变电站常规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怕麻烦,贪图方便,随意改变操作顺序、省略或漏操作步骤、操作现场无人监护,以及无票操作或操作票填写错误等,都很容易造成误操作事故。

2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倒闸误操作行为原因分析

变电站倒闸操作主要包括八个步骤。第一步:接受调度预令,填写操作票;第二步:审核操作票正确;第三步:明确操作目的,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第四步:接受调度正令,模拟预演;第五步:核对设备命名和状态;第六步:逐项唱票复诵操作并勾票;第七步;向调度汇报操作结束及时间;第八步:改正图板,签销操作票,复查评价。这八个步骤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造成误操作。

2.1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个人技术素质低,没有按规定执行操作

(1)操作票填写错误及操作过程执行偏差。电气倒闸操作票书面形式明确了操作任务、项目和顺序,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措施。填写一份正确的操作票广义上涵盖了倒闸操作的前3步:接受操作任务、填票、审票。但由于调度员预发操作任务和值班员核对接受时未使用设备双重名称和规范的操作术语,因谐音、通话声音小或地方方言造成接受操作任务错误,或受令人和发令人对同一操作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操作票和调度任务不对应,从而造成误操作事件。

部分操作人业务素质低,填写的操作票有错误,或不根据调令步骤和当前运行方式及设备状况填写操作票,而是图省事照抄以前的工作任务相似的操作票或典型操作票,并进行操作,致使操作偏离要求。监护人代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形成自填自审的局面,难以发现纰漏。个别值班员自认为熟悉操作项目,把填写操作票看作是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形式,为应付检查在操作完成才来补填;或即使有操作票也不带到现场,操作回来后一并打勾,结果出现错误造成误操作。也有操作人员怕麻烦、求方便、要速度,擅自颠倒操作顺序,一个地点操作完再去另一个地点操作,结果造成漏项,违反正确停送电顺序,导致误操作。

(2)无调度命令擅自操。该行为是十分恶劣的,最容易导致误操作。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很多是配合操作,就像两个变电站要将某条线路转为检修,如果只关注本变电所的操作部分,不注意对方变电站的操作进度,没互相配合,调度未下令前,在对方变电站未断开相应线路开关前将本侧线路接地刀闸合上,就造成了带电挂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

(3)监护不力或失去监。操作时,部分监护人员不唱票,任凭操作人操作,或对操作人的复诵,不认真核对便下达执行令;也有部分代替操作人操作,或和操作人分头进行操作,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他工作,使监护失去意义,引发误操作。

(4)操作前未“三核对”,操作后检查不到位。走错隔间造成的误操作在变电运行事故案例中占得比重很大,究其原因是操作前未认真执行“三核对”,即核对名称、编号和状态,就盲目操作,导致误操作事故。

2.2安全管理松动,内部问责机制执行不严

当前,国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规、调规等规程制度年年考试,安全检查时时开展,安全考核严之又严,“四不放过”原则也严格执行,但实际工作中,误操作事件依然无法完全避免,是主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出现偏差,图求方便,怕麻烦,心存侥幸心理,一些单位还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1)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没有高度重视防误工作,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在管理层面上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必然造成一些规章制度没有很好的宣传贯彻,引起生产事故。

(2)运行班组管理混乱。班组劳动纪律松懈,对员工反馈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职工的思想上存在不满情绪没有及时给予消除,则容易在电气倒闸操作中引起不良后果。

(3)防误管理不严。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特别是解锁钥匙的管理规定不完善,在执行中不严肃认真;防误装置检修维护工作的责任制不落实,有的单位防误装置的维护主要依赖厂家,而有的厂家售后服务跟不上,检修维护不及时,造成防误装置完好率不高,以至于在错误操作被防误装置正确闭锁时,运行人员还盲目地认为是防误装置故障,这也是擅自解锁的一个原因。

(4)防误培训工作开展力度不足。特别是对防误相关的培训没有跟上,造成运行人员不了解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那么运行人员就解决不了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重者就造成误操作事故。

2.3由于现场设备问题而引起的电气误操作

(1)现场电气设备无明显标识。电气设备的标示正确与否对电气操作影响极大。现场一、二次设备无标识或标识不明显、字迹模糊或标识不规范,如电气设备无铭牌、不标识双重名称和相色,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手车式开关无分合指示、旋转方向,熔断器不标识容量、切换开关不标识位置指示、保护压板命名不规范等,都易造成误判断,导致误操作。新设备投入和更换名称后未及时更改名称、编号和标识,或标识牌脱落后未及时粘上,致使操作人员走错间隔,从而引发误操作。

(2)电气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各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在功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和局限性。例如机械程序闭锁装置仅适用于简单电气接线,电磁闭锁装置必须通过电动操作回路发挥作用,微机闭锁装置不具备二次操作闭锁功能等,决定了防误装置不可能面面俱到。

3改进和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引起电气误操作有人的因素和设备因素两个方面的原因,实际操作中只要控制好两个方面的其中之一,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就能控制绝大多数事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倒闸操作质量、降低误操作事故发生率。

3.1建立健全的倒闸操作规章制度,完善责任追究

完善变电运行防误操作规章制度,推动变电运行管理和操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对于日常工作的重视,使其在进行变电运行时能够有章可循,严格按章办事,正确履行倒闸操作相关规定,尽可能减少误操作的情况出现,提高规范化操作意识。同时,严格贯彻落实相应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倒闸操作任务,避免混乱含糊的情况出现,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奖惩机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于在工作中表现较差且违规较多的职工进行惩处,以儆效尤。通过奖惩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3.2加强培训,提高电气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针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开展技能和基础知识培训,这样有利于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促进提高变电站倒闸操作水平。员工素质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在较大程度上对员工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需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技术能力,尤其在倒闸操作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能够使其在实际工作期间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此外,还需要培养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倒闸操作。

3.3加强技术防护及防误操作管理力度

制定电气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程和检修制度,明确防误工作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加强闭锁装置解锁钥匙和万用钥匙保管和使用的管理,规范解锁程序,严格按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控制解锁钥匙的使用。加强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明确运行人员巡视检查要把防误装置作为检查项目,防误装置的检修试验应列入相应设备的检修项目,对防误装置的维护应与主设备同等对待,必须建立设备台账。选择使用可靠性较强、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要把防误闭锁装置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工作落到实处,保证防误装置安装率、完好率、投入率100%。

进行倒闸操作时应当要全面检查电力设备,保证设备状态稳定正常,以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操作问题。其次,进行实际操作时应当严格要根据相应的规程规定及调度命令依次正确进行,而不能随意更改操作顺序和漏操作,避免引起误操作问题。最后,要配备且配足现场监护人员,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4增强职工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通过企业和班组文化建设,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开好班组安全例会,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问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出现倒闸误操作的原因主要在于人的因素,变电运行人员维护技术水平高低、人员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强弱,以及是否能自觉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主要因素,设备方面的缺陷和因素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人的发现和整改得到控制。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误操作情况,必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力度,在思想上筑牢防误操作的第一道防线,扎扎实实地把防误工作做好,用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现场防护技术及倒闸防误操作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误操作事件,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东洛.数字化变电站倒闸操作原则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9):29+31.

[2]赵国栋,滕明茂,吴孝兵,施新勇.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电子制作,2014(23):46.

[3]孙广通.110kV三江数字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应用与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胡曦.基于WEB的变电站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林威.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80.

[6]李来鸿.油田电网集控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