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 2

群体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郝丽利

身份证号:230119198111250227

在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之下,建筑行业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大范围应用的混凝土多层结构以及高层结构,可充分说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框架结构工程在高层建筑当中,与施工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必须在不断深化探究该项技术的同时,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价值。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实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是一个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项目。由于该工程在建筑高度以及面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模,建筑施工总面积16893m2,其中地下车库面积3075m2,地上建筑面积13818m2,占地面积33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建筑高度38.5m。本工程中地下一层主要作为停车场、库房使用,地上一、二层作为商铺进行出租,三层以上为民用住宅。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关键技术不但在整体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工程进度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巨大。本文例即是通过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对框架剪力墙施工的关键节点及环节进行相应的简要分析与总结,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1.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应用

(1)建筑平面测控网的测定

土木工程附近原有的建筑物是开展测控工作定位的主要依据,这就是指物理楼。新建建筑物南墙外皮与物理楼北墙外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是工程提出的具体定位要求。距离为16.95米。新建建筑物与物理楼西墙之间呈现出一致的状态。在实际判断工程平面控制网精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工程结构特点、质量等级以及工程测量规范需求等,同时不能忽略现场实际情况的重要性,最终将其确定为二级。测量边长时,同样可以存在误差,其误差为1/15000。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

在测量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时,同样需要选择相应的基准点,该项工作主要是将原场区内部已知水平点作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布设水平点,布设个数为四个,进而顺利构建一个平面控制网。测量时需要利用复合测法。

2.钢筋工程施工

设置柱筋定位箍筋框,本工程剪力墙采用垂直和水平梯格筋限位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钢筋的位移。对于圆柱的定位筋和箍筋,可采用实体放样制作定型加工模具。对于钢筋较为集中的梁柱节点,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图放样,然后在现场按照1:1的比例制作模拟样板,明确钢筋的交叉形式和具体位置等,以便指导现场施工。对于钢筋工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如箍筋端部水平段长度不够或两个水平段不对称(一长一短)、钢筋跳绑等现象由专职质检员跟班检查加以控制。

3.模板工程施工细节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建筑结构必须达到相关设计标准,外观质量同样如此,必须满足相关标准与要求。从各个细节控制施工整体质量,并对传统施工中存在的多种不足进行有效优化。墙、梁、柱、板等都是建筑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细节。在施工之前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利用专项模板施工方案开展各项施工工作。模板面板以及支撑体系在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方面面临较高要求。方木间距、钢管间距、拉螺栓水平等,是模板工程施工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本工程在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要求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上述间距。在实际涂刷水性隔离剂之前,必须彻底清理模板面板。防止有灰尘存在于模板面板上,这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保障有积极意义。

4.高支模板支撑架体系施工

本工程首层层高约为5.5米,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是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更是保证结构施工安全的重点。为此项目部在首层施工前专门编制了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采用正版PKPM软件进行了相关受力计算。并在模板支撑体系材料选择时采用碗扣脚手架楼层高支点顶板应当使用具有支撑结构的碗扣架,避免了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时随意性大进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运用建筑工程计算软件对结构设计数据的变化进行计算,建筑专用的木方、钢管等材料的计算参数要经过现场实际测量取值。通过在柱、墙底部铺设同标号无石水泥砂浆(外部加设木方)、在模板拼缝处粘贴双面胶条等方法,有效控制了柱、墙烂根和漏浆、蜂窝、麻面等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产生。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配比无石子水泥砂浆。进行该项工作时,必须保证与墙体混凝土配比之间的一致性。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相接位置处,是浇筑墙体混凝土的主要位置,浇筑厚度为5cm左右。可利用多种方法开展混凝土振捣浇筑工作,最为普遍的是分层浇筑振捣。浇筑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厚度,最大不可以超过45cm。浇筑过程中应保障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严格避免随意停工,如果有不可避免的停工问题存在,间隔时间绝对不可以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其次,门窗洞口处同样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满足两侧对称下料的目标。振捣时两侧同步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对振捣棒的深度提出较高要求。最低不可小于混凝土内深度的50mm。移动振捣棒时需要将其控制在370mm左右,当表面出现浮浆后即可停止振捣工作。振捣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同时要有效避免过振导致的漏浆以及跑浆问题。振捣工作完成后需要彻底清扫落地灰,有效处理施工缝处的钢筋。上述工程是在冬季开展施工工作,因此需要利用防火草帘进行混凝土养护,利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保温,也可使用覆盖毛毡的方法。

6.效果

上述工程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价值。在主体结构验收过程当中,混凝土实体检测以及观感质量等都已满足相关标准与要求,可将更为良好的居住条件提供给人们。促使建筑充分发挥自身各项使用性能。

结语: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是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的最终目标,同时不能忽略施工结构的重要性,需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措施提升施工结构整体水平。在施工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以及工程需求,利用相应的技术开展安全以及质量控制工作,保障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与质量不会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于海珍,康勇士.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7(6):242.

[2]沈丽华.房屋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环球市场,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