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观察

李正红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122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5例,行临床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心率失常、黑便、血便、皮肤黏膜问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266-01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较高,其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的缺氧缺血改变,进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病症。胸骨持续性疼痛、剧烈疼痛等是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卧床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依然无法有效缓解,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进行性心电图改变,若不及时进行科学对症的治疗,极易引起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女各自为62例、48例,患者年龄介于37~79岁,平均(60.8±5.3)岁。其中下壁46例,前壁36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后壁20例。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在基本资料比较上,2组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等心血管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和溶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观察,进行用药指导,基础教育等。研究组行临床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干预:为患者创造绝对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进行心电监护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物、设备、除颤器等。对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了解,协助和配合主治医师进行对症治疗。完善心肌酶谱、血小板计数等相关检查;(2)心理干预: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心肌梗塞病情发展,护理人员需高度重视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任感,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与患者家属保持交流沟通,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和理解,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选择低盐、营养、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主要为流质饮食,禁止刺激性或辛辣食物,禁止吸烟酗酒,防止心脏负荷增加;(4)健康宣教:将疾病相关知识、预防要点、注意事宜等进行详细介绍,将健康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嘱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训练,纠正其错误的生活行为和饮食习惯,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况。

1.3观察指标

对2组护理后皮肤黏膜问题、心律失常、黑便、血便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组间予以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加以描述并予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心律失常8例(14.5%),黑便11例(20.0%),血便15例(27.3%),皮肤黏膜问题10例(18.2%);研究组心律失常1例(1.8%),黑便3例(5.5%),血便5例(9.1%),皮肤黏膜问题2例(3.6%)。组间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组上述临床表现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这也导致中老年心血管患者不断增多,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现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所以医学临床治疗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不断降低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突发性心血管疾病,通过心血管内科治疗,可对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其中的溶栓治疗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显著性成效。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出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再加上对疾病认知不足,会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心血管内科对症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其康复信心,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相比于常规护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更符合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改善预后。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心率失常、黑便、血便、皮肤黏膜问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得到以下护理体会: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4.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这将给临床医学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来说,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为中老年患者,这样导致治疗中不确定因素较多。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指的是持续时间较长以及严重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导致机体部分心肌出现急性坏死的现象,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心肌供血不足,出现胸痛等状况。为了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采取规范化内科治疗措施,以此来提升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92.

[2]尹德忠.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6):75+77.

[3]张彩丽.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5):48-49.

[4]王红胤.浅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5,(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