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米“阳光”,照亮整个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关注每一米“阳光”,照亮整个世界

秦秀芝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该现象仍然存在。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

一、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的分析

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个人是否对计算机有兴趣,是学生信息技能差异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计算机知识的传播呈开放性,学生不必到学校就能学到计算机知识,获得信息技术技能。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和带来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人际交往的便利、虚拟世界的神奇强烈地吸引着生性好奇的中小学生。

二、忽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产生的几个问题

1.阻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教学中只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教学,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教师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门课程,其信息知识和技能为零;要求所有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练习,完全没有考虑已经具备一定信息技能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些都会造成在一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部分学生的信息技能未获得进一步发展。

2.忽视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差异。按照《指导纲要》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去收集、分析、处理、应用信息。学生在系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之前,学生之间表现出的信息技能差异,侧重于操作技能方面。而对信息的重新组织,分析利用的过程是一个智力技能活动的过程。这个问题已经出现在先行的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中,教师在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之后,却不知道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学生的操作技能强,不一定相应的智力技能就强,忽视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

3.部分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的兴趣。目前,信息技术课时少,学校对教学质量又无硬性要求。高、初中升学压力大,重点学校班额大,部分从未接触计算机的学生面对计算机不知所措,这部分学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重点辅导,而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巨大的反差将会引起心理上的焦虑,久而久之,兴趣就会消失,甚至转向拒绝。

三、认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促进全体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

1.提高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的全面认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同其他文化基础课有较大区别,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当前正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正在成为文化基础课的先导,甚至是文化基础课明天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课教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但目前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对本门课程的整体、全面的认识,以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的操作课。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水岭: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来学习,另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技能,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手段来学习,并能用这种技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本学科有整体的认识,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技能差异。

2.基础作“地基”,应用是“高楼”。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

3.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的成就感。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操作能力不自信,害怕动手操作,因此适当的培养其成就感是必要的。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的前提下,认为在课堂设计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要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与信息技术实现学习心理上的零距离,最后形成稳定的学习倾向和情结。

4.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必安排得太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活动”时间。

5.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十分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予充分指导。

6.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伙伴教学”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品德

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我们有理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一方面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这其实就是教育学中的“伙伴教学”。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差异,并采取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信息技能“差生”一词将会在信息课上消失,每一个学生都将在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获取知识,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滨海中学信息技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