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

/ 2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

陈磊1吕志平2

陈磊1吕志平2

(1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广州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250-02

亚健康状态既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机体一系列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神经心理、睡眠七大方面的症状。按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理,亚健康乃为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侵犯时机体已具备疾病的一些病理条件或过程。也可能已有一些或部分病症(证)存在,但是未具备疾病的诊断标准(西医的诊断标准)。

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强调的是形态结构上的改变,而中医则侧重于对功能的考察。对于亚健康这种无实质性脏器病变的“病态”来说,中医学的认识论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重证据的思辨方式、“天人相应、形神相关”的整体观念、重视体质、“治未病”的治疗理念和“个体化、多样化”的干预手段等几个方面。

1重证据的思辨方式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的形成不仅与自身营养、代谢的变化有关,而且与环境、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1-3],于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信息资料以“辨证论治”的思辨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根据中医学的病因学说及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特点,探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规律做为之后临床诊疗的证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及家庭关系复杂,噪音污染等因素造成人们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神涣散而不内守,七情失调,气机紊乱,发为津血耗伤,进而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情志不遂为亚健康成因之一。过食肥甘,不思粗粮,易生痰湿,阻滞气机,故饮食不节是亚健康成因之二。而用药不当则是亚健康成因之三。此外,休作无节律、劳逸不当、先天禀赋不足、外邪侵淫也是造成亚健康的原因。虽然由于亚健康的复杂性等原因,临床对于证型的分类尚不尽相同,但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些临床专家强调,脏腑辨证应该作为干预对亚健康状态的切人点,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亚健康的表现特点,抓住其正虚、邪实、脏腑气血阴阳失和以及痰湿痕血等病理因素,围绕亚健康的中心证候,把握其核心病机,并随着实践的深人,将不断地得到拓展和完善。

2“天人相应、形神相关”的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亚健康的发生,正是在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强调形神共俱即形神健全和谐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前提条件。正如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神形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深刻揭示了形与神俱的内涵和二者在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的内在联系。《灵枢·本藏》提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说明志意调和可使精神集中,魂魄活动及七情调节正常,则五脏不受邪气的侵害。中医形神相关理论,形与神俱的健康观,以及情志致病原理,对亚健康心理失调的剖析具有相通与契合之处、运用中医的养生与情志学说,注重精神调摄,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亚健康预防和调治中是中医形神合一理论的实际应用范例,也是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3重视体质、“治未病”的治疗理念

亚健康属于心身相关疾病,与情绪性格有密切关系,其发生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体质状况在疾病的发生,病患的演变和预后等起着主导作用。而亚健康的产生,也与体质强弱,性格特点等有关。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因而不同体质对病邪的反应性不一样。而亚健康的产生,也与体质强弱,性格特点等有关。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因而不同体质对病邪的反应性不一样。关注体质状况,防止偏颇体质的形成,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及时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体质,防止亚健康向疾病的发展,则是干预亚健康的重要环节。

中医学倡导未雨绸缪“治未病”思想,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其意在于强调早期治疗易已,迟则易致病邪损伤形体而难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指导思想,对疾病防范于未然。林亿称研习医理,以之治身的目的在于“消患于未兆”即将疾患消除于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王冰亦强调解除疾病之束缚,保全真气以“济赢劣以获安”,重在调理虚损等赢弱之状况而预防疾患的产生。张仲景则从注重养生,进一步提出:“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人其膝理”,可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抗御能力。“治未病”防范于未然的理论,可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涵盖治疗非显性疾病,即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的干预,渗透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各领域,对亚健康预防和干预显示其独特的意义和优势。

4“个体化、多样化”的干预手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三因治宜,以及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和升华提炼的诸多摄生与治疗法则,为针对亚健康病因进行整体调节和个体化综合干预提供了范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形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做到起居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坚持适度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登山、体操、游泳、各种球类活动,以及太极拳等适量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还可转移或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预防和缓解亚健康。

中医借助于纯自然方药或非药物自然疗法等丰富的调治经验,疗效显著的大量方药,体现出其在调整不良状态,改善体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等方面的优势[4]。如针灸按摩疗法通过刺激经络输穴而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节脏腑气血,达到调治亚健康的目的。中医学有药食同源的悠久历史,利用食物或配合天然药物,结合具体症状表现辨证施食,通过食疗扶正、祛邪以协调阴阳辅助治疗亚健康。其他如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失眠、疲乏、体力下降等症状,对情绪低落,易激动烦乱,紧张不安等症状有较好疗效[5]。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以及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和升华提炼的诸多摄生与治疗法则,为针对亚健康病因进行整体调节综合干预提供了范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形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做到起居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坚持适度运动锻炼,如步行、慢跑、登山、体操、游泳、各种球类活动,以及太极拳等适量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还可转移或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预防和缓解亚健康。

尽管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范畴不明确,辨证分型缺少规范,分型标准不统一,对亚健康各阶段的治疗过程和结果缺乏科学的评价[6]等,国内医学保健和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应当尽快从国家层面组建顶层学术研究机构和行业平台,打造专业研究队伍和科研组织,研究统一亚健康概念、内涵、界定范围及其他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最终形成统一的亚健康评判标准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有关部门应当以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协调、组织开展亚健康流行特征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干预方案和措施,为制定全民健康促进计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专家们强调,亚健康不是市场“标签”,亚健康研究是一门科学,在亚健康领域,中医学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2年心身医学权威人士宣告,“世界”心身医学应当向中国中医寻找智慧,充分肯定了中医学在世界心身医学中的崇高的价值。和西医相比较,中医主要不是治“病”的(指西医认定的“病”),其所着眼的重点是不同的生理反应类型(体质)与病理反应状态(证型)。中医学通过状态调治以消除异常病理状态,恢复正常健康状态,这种在长期医学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与西医重视实体器官的病理改变及其矫治病因病理的医学,具有不同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各具优势;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方面的潜在优势,不仅可以拓展中医学术新的生存空间,而且必将促进整个世界医学的进化与发展,从而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祖国医学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巨大宝库,继承、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方面的认知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学优势并结合现代医学成果,将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理想及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丽丽,徐志伟,严灿,等.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治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80-1.

[2]沈红艺,汪泳涛,施建蓉等.复方红景天调节疲劳大鼠运动能力、免疫功能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00-1.

[3]王拥军.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概念及国内外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7.

[4]王琦.调治亚健康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

[5]李惠荣,杜胚海,邓凯莹,等.音乐疗法对飞行员亚健康的治疗分析[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5):30.

[6]薛辉,陈晓,周国琪.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63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