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颅脑损伤64例手术的麻醉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急诊颅脑损伤64例手术的麻醉处理

王丽1刘建玲2

王丽1刘建玲2

(1新疆福海县人民医院麻醉科836400;2新疆阿勒泰妇幼保健站836500)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03-02

【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交通事故导致64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麻醉平稳,麻醉效果均满意,诱导过程平稳,术毕能迅速恢复苏醒状态。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因颅脑损伤过重或者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出现死亡5例(占7.81%);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占4.69%),并发肺部感染4例(占6.25%);其余患者轻残疾10例(占15.63%);重残3例(占4.69%);植物人2例(占3.13%);其余37例(占80.43%)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必须做全面的诊断和评估,积极控制颅内高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麻醉管理,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血压平稳,维持颅内压稳定避免加重病情。使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手术麻醉麻醉方式生命质量

颅脑损伤(headinjury)一般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主要指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脑损伤后果及其严重,要特别注意。由于意外交通事故和工伤或机器操作不当引起。颅脑损伤导致颅内压增高,常伴有颅骨骨折、头皮裂伤、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出血量多、呼吸道梗死,属临床多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需要急诊手术进行抢救。患者心跳呼吸仍存在,则立即改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制止活动性外出血,上监护设备。要迅速做急诊手术麻醉处理,麻醉管理是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关键步骤,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64例,现报道如下,以探讨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4例,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龄16~78(42.5±12.5)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金属等硬物打击伤20例,高处坠落伤21例。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CT或MRI等综合检查确诊为硬膜外血肿23例,硬膜下血肿14例,脑室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颅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脑损伤5例。所有患者根据Glasgow评分评分:≤8分19例,>8分45例。

1.2麻醉方法

64例患者入院后迅速清理口咽、鼻腔、呼吸道的血性分泌物及呕吐物,给予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麻醉前放置胃管、开放静脉,洗净口咽、鼻腔内血性液体、呕吐物等,保证患者气道畅通。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清醒者及浅昏迷者均选用快速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mg/kg、芬太尼3~5μg/kg、利多卡因0.5~1.0mg/kg、丙泊酚1~2mg/kg等,待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深昏迷者经面罩给氧数分钟后,仅用肌松剂加表面麻醉即可完成气管内插管术;无呼吸功能障碍者待恢复自主呼吸后用辅助呼吸.术中使用20%甘露醇或速尿,如果糖尿病患者则使用果糖注射液以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术中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等。机械通气后再监测VT、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l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4例患者麻醉平稳,麻醉效果均满意,诱导过程平稳,术毕能迅速恢复苏醒状态。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死亡5例(占7.81%);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占4.69%);并发肺部感染4例(占6.25%);其余患者轻残疾10例(占15.63%);重残3例(占4.69%);植物人2例(占3.13%);其余37例(占80.43%)康复出院,经SPSSl1.0统计软件处理,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64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麻醉处理术后临床表现

症状例数(人)发生率(%)

术后死亡57.81

多器官功能衰竭34.69

并发肺部感染46.25

轻残疾1015.63

重残34.69

植物人26.4

康复出院3780.43

3.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危急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最短时间内几乎所有患者均要接受急诊手术治疗。临床麻醉医师应对患者的昏迷程度和意识进行密切观察,对其病情充分了解,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诱导插管全身麻醉可满足呼吸道的管理,在注药前先静注芬太尼,防止诱导插管引起患者交感性反应,异丙酚能较好的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血流量。术中以异泊酚维持麻醉效果,控制颅内压,保持其通畅、充分的供氧。术中对麻醉可间断追加维库溴胺和吸入异氟醚,持续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进行维持。整个麻醉手术过程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气道压力进行监测。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治休克以及由其引起的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麻醉诱导用药应选择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氧耗量,使颅内压降低且对循环影响轻微的药物,减少颅内脑组织水肿时间。

总之,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必须做全面的诊断和评估,积极控制颅内高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麻醉管理,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血压平稳,维持颅内压稳定避免加重病情。使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晓茹.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05):(第167页+第171页).

[2]段立杰.急性颅脑损伤麻醉处理7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4):158-159.

[3]罗永温.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1(1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