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对策探讨

孙金明

山东省泰安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状况,提出科学合理输血对策、方法。我站对辖区内用血医院纳入追踪分析的5000例输血患者所有数据资料,ABO疑难血型患者为49例,给予紧急抢救输血患者8例,分析输血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分析我站纳入的5000例输血患者,ABO疑难血型患者发生率0.98%,紧急抢救输血者发生率0.16%;抢救过程中O型红细胞输入用量平均用量(3.21±0.21)U。经抢救成功之后临床医师判定应急输血后72小时、24小时内不存在急性或者迟发型溶血反应。结论在患者发生紧急用血状况,而患者血型又不确定时,临床科室和输血科的工作就面临很大的困难与风险,如何正确、快速及规范解决,以缩小或规避输血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存在隐患,不但是输血科和临床用血科室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将科学合理的输血策略运用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中作用明显,具有借鉴运用的价值。

关键词: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对策

引言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包含年龄、疾病、亚型引起抗原表达减弱;多凝集红细胞;非特异性抗体干扰引起多余反应;以及年龄、疾病引起的抗体减弱等。通常状况下,发生正反定型不符,应确定血型后再择定合适的血液施行输注。然而当患者处于紧急状态,不第一时间使用血液就可能危及生命时,制定、执行安全有效地紧急抢救性用血方案,既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血液,减少不能及时输血导致的致命性组织缺氧风险,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紧急输血给患者带来的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纳入的5000例输血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ABO疑难血型患者为49例,经手工经典试管法检测、微柱凝集卡法检查不能判断结果的为8例,其中女3例,男5例,年龄30~72岁,肿瘤破裂引发出血、严重贫血、急诊手术用血为紧急输血主要原因。

1.2方法选择

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的人ABO反定型红细胞试剂、多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10人份谱细胞、抗体筛选红细胞、抗-A、抗-B、抗-AB、抗-A1、抗-D、抗-P1、抗-M、抗-N、抗-H、2-巯基乙醇,荷兰Sanquin公司研发的抗-Lea,依据相关操作说明进行使用。日本久保田研究所提供的KA-2200型免疫血液学专用离心机、L-B300微柱离心机、LK-37微柱孵育器,依据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型卡,抗体筛选卡,配血卡以及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聚胺试剂进行鉴定配血,对满足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指标患者启动急救方案。工作人员在确定为ABO疑难血型之后,不仅需要对主任医师汇报,也需要对科室负责医师进行汇报,依据输血科反馈信息以及医师判断的患者情况确定是否符合紧急抢救输血指标,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紧急抢救输血的风险、目的、必要性。对输血15分钟之后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对30分钟之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进行了解。确定为ABO疑难血型之后,如果患者需要继续治疗,应该选取患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理的紧急抢救血液制品,应用经过交叉配血试验的O型红细胞悬液,选取主侧相合的红细胞予以输血治疗,对于因疾病导致的ABO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输入同型红细胞;对于产生抗体的亚型患者,输入O型红细胞;由于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选择输入不含对应抗原的红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阴性者。

2结果

本次分析我站纳入的5000例输血患者,其中49例为ABO疑难血型患者,发生率为0.98%,包括8例紧急抢救输血者,发生率为0.16%。输血科在红细胞一般输注时从接到输血申请单至输注血制品最长时间为26min,最短时间为15min,其中从收到输血申请单至完成配血最长时间为8min,最短时间为6min,从发出血液至患者输入血液最长时间为17min,最短时间9min。对于需要紧急抢救输血的9例患者,在不确定血型时,需要依据特殊情况的输血抢救流程予以O型红细胞悬液,从疑难血型的判定至沟通以及开始输注最长时间为61min,最短时间32min,其中判断疑难血型至收到紧急输血申请最长时间为48min,最短时间21min,从接收紧急输血申请至发出第1袋O型红细胞悬液最长时间为10min,最短时间5min,从发出悬液至患者输最长时间为11min,最短时间6min。抢救过程中O型红细胞输入用量最大为6U,最小为2U,平均用量为(3.21±0.21)U。经抢救之后均成功,临床医师观察患者实验室结果与临床情况,判定应急输血后72小时与24小时内不存在急性或者迟发型溶血反应。

3讨论

病理性以及生理性原因都可能导致发生ABO正反定型不符的现象,继而引发血型定型困难。临床上常规输血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血型进行确定,以便于选择合理的血液制品。如果发生ABO正反定型不符,定型困难,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家族遗传史等相关内容,也需要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来进行实验验证。且依据相关规范来制定紧急抢救方案,如发生ABO疑难血型,需要及时汇报责任医师,经两名及以上专家评估之后,告知家属紧急救治的必要性与风险,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评估输血后的疗效[1]。这种紧急抢救输血中遵守《紧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方案》,签署医疗文书,促使临床治疗有证可循,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观察输血后不良反应出现的具体时间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促使医院更加规范的监控不同血型血制品输注的情况,确保有效管理输血的安全。将患者血清与库存O型血分批进行主侧配血实验,虽然能够盲筛几种适合应急的输血制品,但耗时长,此外如果存在较少血液库存量,不适合盲配方法[2]。

综上所述,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过程中应用《紧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方案》,为输血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给予医院制定输血流程以及应急方案提供支持,促使医护人员顺利实施输血相关治疗计划,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燕京,王秋实,白英哲,等.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5):465~467

[2]桂霞,赵星,郭琪,等.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的输血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6):593~597